不过半个时辰就被牵着鼻子从而落入了佛门的语言陷阱,显露了败相。
最终玉云真人说道“上善若水,此乃道性,水利万物,道利众生,勤修我道自然上可得道成仙,下可长生延寿”。
八思巴却哈哈一笑,问道:“水可救人,也可害人,岂能不加区分便要效仿?三年前黄河决堤,汴梁城外一片泽国,淹死数千人,灾民无数,此为上善否?”
丘阳齐沉吟道:“道法自然,自然者有善有恶,修道之人弃恶扬善便是。”
“好一句弃恶扬善”。
八思巴称赞一声,继续追问道:“善恶之道世人皆知,既然道法自然,包容善恶,那你们却还要弃恶扬善,如此何必曰修道?改为修善岂不妙哉?”
不等丘阳齐再说,八思巴就冷笑一声,说出了佛门弟子听后都抚掌大笑的一句杀手锏——“道既然有善有恶,且善恶无常,不可捉摸,那贫僧请问,既不捉摸,何必修之?如若修之,是否强为。既是强为,修什么无为?
道既阴阳善恶无所不容,诸位所修若是为善即是非道,若是为恶,与人何益?若不知善恶,修之何谓?恐怕正是如此迷惑,千百年来才只有清玄帝君一人由凡转仙,修成正果吧。”
八思巴先是用一连串的问题逼着玉云真人和丘阳齐回答,如此将两位真人引入了自己的节奏圈子,等到问题一点一点的剖析后,八思巴就抛出了佛门打机锋的绝杀,这一个纠缠于道法明实变化的问题瞬间把两位真人给彻底打闷了。
玉云真人诺诺半晌说不出辩驳之言,丘阳齐也灰头土脸,乌虚法则是闭目诵经,他身后的四个阳字辈和元字辈的弟子中除了一个最年轻的道士思索着问题,其余道人都是一脸气愤和惊慌。
方升和杨卓荦也皱紧眉头思索着八思巴法王所提的问题,只觉得高深莫测,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