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唐三彩

作者:是池鱼非故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

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

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

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

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唐三彩之所以被大家知晓,除了它本身靓丽的色彩,就是它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唐三彩马儿”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

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

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

但是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玉立,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动物俑中三色骆驼是最受欢迎的。骆驼是沙漠中的一叶扁舟承担着与西域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唐三彩骆驼栩栩如生,刻于微尘,无论站着,半跪,都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唐三彩骆驼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的唐三彩之一。

羌女轻风,胡儿做骆驼。”大漠中的骆驼,是唐三彩反映生活和色彩的重要载体。在那个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丝绸之路”上,那些不知疲倦的骆驼,连接着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正是因为在唐朝,骆驼的作用和功绩都非同一般,所以才会被工匠们雕琢得如此精致,兼具神态和形态的创作。

人物俑的动态刻画有其独到的见解,不但可以表现其身份、地位等的尊卑,还能反映出各个地区、各民族的面貌和表情。女俑的模样、脸蛋丰满、皮肤丰满、衣袂飘飘、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唐代女子地位较高因而盛气凌人的味道。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观察到唐三彩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胎土细、实,含有矿物杂质。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历经千年时间,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胎质洁白、细腻,无风化现象。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上手手感较重。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唐三彩的釉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唐盛世的热情和奔放的时代脉搏,每一件器物的颜色都是那么的艳丽,那么的灿烂,那么的完美地诠释着唐朝的美轮美奂的陶艺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在研究出新的釉料后,如何将其与所塑造的对象的形象进行巧妙地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比方说陕西西安鲜于庭教墓中出土的三色驼俑,正是现实主义与浪漫的结合体,具有强大的艺术活力和强大的感官魅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