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再封一个吴王,坐享这么大的富贵,扼着朝廷的咽喉,还不如设置一个大大的吴郡,将其纳入朝廷的流官体系。
连第一任吴郡郡守的人选李乾都想好了。
当然,若是这么做,必然会遇到不小的阻力和困难。
但值得一试。
有了这个吴郡,朝廷的实力必将会得到飞跃性的增长。
若李乾能把这个吴郡握在自己手中,他更是可以摆脱现在“京城皇帝”的窘境。
李乾盯着桌上的地图,思虑着日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中书省的诏书很快便拟好了送来,李乾看了一遍后,又在结尾补充了一句:“驻盱眙兵马,不可掳掠于民。”,随后以朱笔写下了一个‘敕’字。
这封诏书便被发往门下省,由门下侍郎,给事中审核过后,发往兵部,由兵部负责送往前线……
兵部的差使走的是水路,日夜兼程。
直到到达运河淤堵之处,才改为陆路,骑马向禁军所在赶去。
只是这次却出了点小意外。
驿站中,日头儿高照,秋老虎威力不容小觑,空气又干又热,让人忍不住想吐舌头。
风尘仆仆的信差一碗一碗地灌着凉茶,等着换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小院门口传来,一队手持长矛的官兵打开院门,一股脑儿地涌进来。
“什么人!”信差起身,警惕地望着眼前这群官兵,色厉内荏地喝道:“敢拦截朝廷公文,不要命了吗?”
“并非拦截,只是请你过去问些事。”
为首官军笑吟吟地望着他:“你是兵部的信差吧?和大人请你过去问话。”
那信差本来还想高声求援,可一听和大人这三个字,一下子不吭声了。
尚书六部中,很少有人敢忤逆两个尚书仆射的意思,更何况还是掌着吏部的和珅。
几名官军见他这样,更是一笑:“跟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