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襄屏愕然:“易理?阴阳六合之道?”
“当然!襄屏小友你要知道:弈之为言,易也,小数之乎哉。弈者,交易也,自一变以至千万变,有其不变,以通于无所不变。变之尽而臻于神,神之至而几于化也。合乎周天,尽其变化。握几于先,藏神于密,非通于造化之原者,未易语此也.......”
“打住打住定庵兄.......”听到老施又开始滔滔不绝掉书袋,李襄屏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强行打断道:
“定庵兄啊,我知道你精通周易,但也不用在我这里显摆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嗯,就是关于19路棋盘为什么能成为人类的最终选择,我在前世的时候呀,倒是听过另外一种更粗浅的解释,你要不要听听?”
“哦,那你说来听听。”
“很简单呀,这其实就是个和“均衡”有关的问题.......”
李襄屏刚才真没有说谎,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真有专家对此进行过思考的,并在“围棋天地”上发表过专门研究文章,论述19路棋盘为什么是大家最合适的选择。
文章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大家之所以选择19路棋盘,那是出于子效均衡的考虑。
说到围棋中的子效,基本每手棋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这步棋取实地的效率,二,这步棋取外势的效率。
而在所有棋盘当中,唯有在19路棋盘上面,这两种效率才是最均衡的,比19路更小的棋盘,取实地的效率明显要高于取外势的效率,而大棋盘则反过来,取外势的效率应该要明显高于取实地的效率。
而那篇文章认为:正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人们才最终把围棋盘定格在19路上面。
等李襄屏把这个道理简单讲完,他对自己外挂说道:
“定庵兄,你以为如何?”
“嗯,此说亦有一定道理,已经暗合易数之道也,不过襄屏小友,你若想完全理解透彻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去研习一下.......”
“打住打住!”
李襄屏心说自己这外挂是怎么回事?这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想着勾引自己去研究什么周易?自己作为一名现代有为青年,那怎么可能去研究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呢?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襄屏果断让老施闭嘴。
可是等老施真正闭嘴以后,李襄屏又不禁想:
“.......嗯,不仅老施这家伙喜欢周易,貌似吴老大晚年时候也喜欢周易呀......难道那玩意,真的对围棋修炼有帮助?那我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不行不行,要考虑也是很多年后的事了,我现在如此年轻,现在就考虑那种神神叨叨的东西,那不是让人笑话我吗?所以不行不行,这种事情现在断然不行.......”
既然打定主意拒绝老施,并且刚才这个问题貌似也解释清楚了,至少在这个时候,两人已经达成某种共识,所以李襄屏赶紧转移话题:
“定庵兄,我现在是这样想,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以后再用21路棋盘训练,就用黑贴7目作为判别胜负的标准,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