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镛笑着说:没事没事。大家正常生活。该做事的做事,该开店的开店。
刘镛匆匆来到‘盛记’米行董老板家。
由于兵荒马乱,南浔镇上基本上没有人,董老板正在为囤积在乡下亲戚家的大米发愁。
见刘镛进来,董老板起身相迎。
董老板说:刘老板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刘镛说:不知董老板最近大米行情如何,有没有库存?
董老板知道刘镛不仅仅做丝绸生意,其他生意也做。他误认为刘镛是来推销大米的。立马说:刘老板,都是乡里乡亲的,实不相瞒,这世道,大米有价无市,卖给鬼去,我正在发愁,还有2万斤大米不出手,过段时间就要发霉了,那就一钱不值。
刘镛笑着说:我正为此事而来。现在太平军在南浔没有大米。
董老板一听太平军要大米,连忙摇摇手。说:犯不着犯不着,大米卖给‘长矛’,钱拿不到不要说,‘偷鸡不着蚀把米’。弄不好还没有了老命。
刘镛笑着说:这你不必担心,米是我买的,钱我付。
董老板说:既然刘老板这样说,那再好不过了,我还有库存大米2万斤,我也不想赚钱,原本价给你。
两人商量停当,下午就发货,交钱。
刘镛告辞董老板出来,直接去了太平军的驻地。
刘镛对黄宝金说:2万斤大米下午如数到。
黄文金惊讶地说:刘老板办事效率如此之高,实为佩服。
刘镛笑着说:那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黄文金说:南浔的次序恢复往后还得有劳于刘老板。有机会还请刘老板引荐一下,南浔的其他大家,共谋南浔繁荣之大事。
刘镛说: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