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亲情

作者:卢边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邹老先生不敢妄言朝政,只是低着头装着鹌鹑。

皇帝不理会邹老,问起了侍立一旁的太监总管:“高轩,你觉得呢?”

高轩的脸上露出了得体的笑容:“老奴可看不明白,只觉得叶家胆子可真大,这封信竟就这样直接通过太后,交到了陛下的手里,也不怕陛下真的相信了信中的内容。”

皇帝闻言倒是笑了起来,面露激赏:“他们哪里算胆子大。要是真的胆子大,早该在拿到信的时候就上交了,不过是怕既扰乱了朝堂又引起了朕的猜忌而已。朕猜,如果不是出了人命案子,叶家怕是会把这封信一直藏下去。”

皇帝说着,神色更加捉摸不定了起来:“叶家是安分的,只想着能安安稳稳地做官,奈何有人不愿意安分。邹老,你说听叶家人说,信是从何成林的女儿手里截的?”

邹老说道:“禀陛下,叶家小女确实是这么说的。”

皇帝听了,面上喜怒不显,又问了另一边的崔利:“锦衣卫的消息呢?”

崔利答道:“回禀陛下,臣也以为,何家嫌疑最大。中秋节前,沈太夫人曾在叶家三房设下菊花宴,宴会也邀请了何尚书的女儿。有人证实,何尚书的女儿曾向叶家小女借过叶祁舒与叶祝锦的诗集,也曾在宴席上消失过一段时间。除此以外,叶家虽与其他京中其他人家偶有交往,但那些人家并无那么多的可疑之处。”

皇帝陷入沉思,崔利又说了另一个可能性:“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叶家自己出了内贼,要将信件栽赃到叶家大房与三房头上。微臣收到消息,叶老帝师的四子叶祖辉与叶家嫡支多有冲突,更是在近日自请出族,他的嫌疑也很大。”

皇帝哼了一声,对叶祖辉不以为意:“他一个小小举人,哪有这么大的能量。就算是他,也必有幕后之人,盯着他点。”

崔利称是。

皇帝又将那叠纸交还给邹老先生,说道:“还请邹老照着叶祝锦和叶祁舒的笔迹,再写一封新的假信,来替代这封谋逆信,再给这份新的信出具笔迹鉴定书。伪造信的内容嘛……把这封谋逆信里关于晟王的部分去掉,只说叶祝锦和叶祁舒互通往来,要为建京郊桥梁行巫蛊之事便好。”

邹老先生慎重地应下。

皇帝又说道:“总之那封谋逆信不能再出现了,也借此还叶家一个清白。至于其他的查案什么的,交给大理寺去办。高轩,准备拟旨。”

高轩应下,熟练地铺好空白的圣旨。皇帝走上前,洋洋洒洒地写完圣旨交给崔利,道:“你去宣旨,让锦衣卫盯着刑部把叫魂案所有的卷宗、犯人与证人证物移交给大理寺,邹老写完假信和鉴定书后也一起交给大理寺,命大理寺好好给我查出个结果。至于何成林……”

皇帝冷笑道:“先把他冷着吧,看看他会怎么做!”

崔利接过圣旨,高轩则叫过一个小太监,领着邹老先生去了其他殿宇让他安心写信。

皇帝坐回桌案之前,开始批阅其他的奏折,刚翻开一份,就气得将那份奏折扔了出去。

高轩心中一惊,替皇帝将奏折捡起,无意间瞟了一眼,发现是三皇子的奏折,唬了一跳,借着侧身的功夫悄悄向殿门口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

“蠢货!”皇帝气得脸色通红,“朕想稳定朝局,他们倒好,要朕按谋逆罪论处叶家!这么急着撇清关系求自保,连中了别人的圈套都不知道!这份奏折打回去,让他重写!”

“陛下,这奏折打回去,可就打了三皇子的脸面了。”高轩觑着皇帝的脸色劝道,“老奴记得,三皇子府中的侧妃,是要叫叶侍郎舅舅的。如今叶侍郎出事,三皇子怕连累自个儿,也是人之常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