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等死

作者:高野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王重盈到底会不会插手,现在还很难说。

比起官的问题,更麻烦的是钱的问题。

李茂贞、王建、韩建、周岳、杜洪的脑袋使得朝廷重新振作,独松树下的尸山血海极大震慑了天下强藩,嚣张气焰有了不同程度的收敛,被处死在马嵬驿的韩建全家也让那些首鼠两端的小藩镇打消了侥幸心理,都认清了一个事实。

实力不济就不要跟朝廷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只有两个下场,一是被讨灭,九族押赴长安,在独柳树下杀光,二是迫于武力威胁入朝,然后本人及三族在贬谪途中被处死,不会被曝尸荒野,不会被悬首示众。

相对来说死法要体面得多,牵连者大大减少了,韩建先例在前,后来的成讷和陈岩还敢跟李晔讨价还价吗?

杜让能和刘崇望都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保证生命安全和荣华富贵无忧,在绝对强势的朝廷面前,王拱会放弃幻想乖乖入朝的,真正的难题是战前筹备,换言之,在钱上。

钱是朝廷上下都抓狂的问题,朝廷日常开支要钱,中央二十多万常备禁军要用钱,打造兵器军械甲胃要钱,粮草要钱,安抚藩镇要钱,皇亲国戚要用钱,李晔一家子要用钱。

就拿站在权贵金字塔顶端的昏君来说,何芳莺、裴贞一、刘疑、赵乐桑、李廷衣、赵一真、赵立秋、李渐荣这八个正妻要给钱,徐唯默、徐唯邺、钟灵雪、左姑娘这些不上台面的情人也得给钱,内侍省四千多宦官和两千多宫女家人子的吃穿也得指望李晔这个一家之主。

为了给家人好的生活,减轻国库压力,李晔开源节流,一面降低个人生活品质,一面在平康坊开了八家青楼接客、抄袭三言两拍写、改进活字印刷术印书开书店卖书。

虽然李晔想尽办法搞钱了,但大头还得指望杜让能。

杜让能又指望谁?当然是老百姓,对老百姓盘剥过重,逃亡户口就会增多,逃户越多可征税对象就越少,朝廷控制人口越少,盘剥就会越重,这样下去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然后下一个王仙芝就会站起来,杀进长安干掉李晔这个昏君,为了保住小命,有韭菜可割,李晔均田灭佛,免除逃户历年欠税,打击豪强地主,前年关中大旱全力赈灾,平定鄂岳和湖南后又免了当地百姓一年的两税摊派。

以往的苛捐杂税也全部取缔,指望与民休养生息。

免了那么多税,商税还从十税一降到了十五税一,杜让能和三司官员很难受,换个皇帝换个计相早就自杀了,好在李晔知道开源,私下卖书开青楼赚钱的同时不忘宏观调控。

长安聚集了全国最多的财富,李晔拆除了各坊围墙,废除宵禁,取缔遍地税吏,强力打击关中境内麻匪。

同时强力整肃东西二市营商环境,又极大降低出入关中的各关隘码头的关税标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关中营商环境大为改善,朝廷这两年的商税收入是涨了又涨。

国库虽然还有不少存钱,但钱这个东西是永远都不够用的,有了钱就什么都想干,李晔甚至已经后悔铸造陌刀了,这东西威力是大,但太费钱,步槊马刀不也一样能用吗?

望着面前的奏章,李晔陷入了沉思,一份来自杜让能,内容很简单,钱少不够用,再次请求禁止民间铸铜。

由于商业发展,对钱的需求越来越大,铜价逐渐抬高,户部是在亏本铸钱,很多大户人家也趁机发财,收集铜钱回炉熔铸铜器,然后再转手卖给官府,从中大捞一笔。

铜器越多,货币流通总量就会越少,铜钱就会升值,贵金属和绢粮等实物就会贬值,小老百姓就会遭罪,相应的,铜钱升值,铜价就越贵,然后私铸铜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