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出此谋划的先生,难道是位,像清贤道长一样,能卜知未来的人?”
他年幼时,曾遭方士谗言所害,险些殒命于襁褓。
后来,他长于军营,见多了生离死别,便对这所谓玄学,更多了几分抵触。
若人命当真由天意注定,那为何,良善之人,多难得善报,反倒是那些极恶穷凶之人,往往能逃出生天?
他不服。
或者说,他打心底里,对“天意”这种东西,抱有抵触。
直到后来,他与清贤道长偶遇。
“或许,那人想见的,未必是你。”
“亦或者,那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相见的人。”
柳轻心笑了。
这样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
可现如今,她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翎钧还一脸懵懂。
看来,他这“以史为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娘子。”
不懂就问。
就这一点而言,翎钧远比他的兄弟们,要谦虚讨喜的多。
“你可听说过姜尚?”
柳轻心抿了下唇瓣,对翎钧循循善诱。
“自然听过。”
“姜太公,识武王于式微,助其灭商兴周的大能之人。”
翎钧是个好学的人,跟在他皇祖母,孝恪太后身边的那几年,在她老人家的指点下,恶补了许多史典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