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那几年勤奋,想必,也无他今日的险胜之局。
“那你可听说过,公孙鞅?”
柳轻心并不着急给翎钧答复。
她低眉浅笑,跟翎钧,又问起了一位历史英杰。
“听过。”
“商鞅,推陈赋新,以变法,使弱秦,变成强秦,乃至最后,一统华夏的国之坚石。”
翎钧知道,柳轻心跟自己问这些,定有其目的,只是,她的目的是什么,他暂不可知。
“孔明呢?”
柳轻心继续发问。
就像翎钧希望,她能通过自己思考,掌握燕京形势一样,她也希望,翎钧能自己想明白,那人的真正意图。
“卧龙先生,何人不知!”
“他可是巧斡旋,施妙计,助刘玄德据蜀地之险,三分天下的传奇!”
翎钧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有了那么一点儿感悟,只是,这感悟,到底是什么,他又说不出来。
“我的好娘子,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
与柳轻心对视半天,也没等到她跟自己说出答案,翎钧只得放下身段,讨好着跟她问询。
“你可曾想过,若当时,接走姜太公的不是周王,收留商鞅的不是秦王,招揽卧龙先生的,不是刘玄德,这天下,会是怎样?”
知翎钧对答案的渴望,已达到了忍无可忍程度,柳轻心只得放弃,继续逼他思考。
她笑着从自己面前的棋篮里,抓出五枚白子,将其以相同角度,摆到了棋盘上的一块空地上,然后,又掐了三枚黑子在手。
“你可曾想过,若当时,去接姜太公的人,不是文王,给商鞅容身之处的,不是秦王,对卧龙先生三顾茅庐的,不是刘玄德,他们,也会感恩戴德于别人的国士之礼相待,然后,以国士之姿报之?”
说罢,柳轻心将掐在手里的三枚黑子,缓缓的放在了那五枚白子旁边。
“如果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