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族相残,无论理由多么充分,无论多么有理有据,有法可依,都会失去民心!
第二,则是因为气运的问题。
有些东西很玄妙,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
在明朝历史上,从朱棣有了个不好的头开始,接着就是朱瞻基杀赵王朱高煦,再有大明留学生杀自己的亲弟弟朱祁玉,
再到后来几位皇帝死得不明不白,正德皇帝朱厚照,红丸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木匠皇帝朱由校,死得都是疑点丛生,
再加除了七十多岁的的朱元章之外,明朝皇帝普遍短寿,十六帝平均年龄四十二岁。
朱允熥当然也不信命,可气运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很难说,他不想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坏榜样。
所以于情于理,皇族家法排除杀人害命,都是最合适的。
再晋王朱棡所呈上来的奏章中,写明了皇族子弟该有的惩罚,惩罚力度有罚俸、杖责、削护卫、削爵、除爵、圈禁几种。
“三叔,这皇族家法是否有些严厉了?”朱允熥满脸疑惑的问道。
晋王朱棡行礼道:“陛下,与大明律法相比,微臣所制定的家法已经够宽容的了,这也都是念着同为朱氏子孙,所以才留下余地,顾到家族亲情。”
朱允熥点了点头,又试探的问道:“三叔,你觉得是否还可以外宽松一些,毕竟都是一家人嘛……”
朱棡哪里不懂他的意思,只是这个恶人既然由自己当了,那就只能当到底,不能推诿,
于是大义凛然的说道:“陛下一片仁爱之心,对皇族子弟的拳拳爱护之情,微臣心中明白,可微臣觉得皇族宗法绝不能再宽松了!”
紧接着又解释道:“陛下,宗法是为了约束族人谨言慎行,不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以便能够培养子孙仁德,如此才能够使皇族旺盛,绵延后世,
若是惩处的力度太小,难免会让人生出懈怠之心,那就失去了宗法的意义,所以臣恳请陛下暂收慈爱之心,为皇族子弟将来宜处!”
“朕就是觉得惩罚亲族,于心不忍啊……”
表情做完了,叹了一口气,话锋一转道:“不过既然三叔这样说了,那为了子孙后代计量,就照此办吧……”
“唉,但愿皇族后代子孙能够体会到三叔的一片善心,从此以后奋发向上,常怀进取之心,
若是能出一些文坛儒宗、丹青妙手、杏林高手、雄壮武将、镇守一方之贤王,那可就太好了!”
朱棡道:“陛下有此期盼,将来必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