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三叔吉言!”
朱允熥道:“待会儿我把三叔的走张拿给皇爷爷瞧瞧,请他老人家看过之后再做定夺。”
“陛下与太上皇心意相通,所行必然呵护老爷子的心意。”
朱允熥笑了笑,又道:“对了,还得给四叔看看,他人虽然不在京城,可也是皇爷爷的嫡子,宗人府制定家法宗法,还是要知会他一声的……就是不知道他是否赞同……”
朱棡和燕王朱棣向来不对付,两个人还没有就藩的时候就经常闹矛盾,所以听到这话,立即说道:“陛下,告知他一下也无妨,不告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陛下委任我为宗人府的宗正,那么宗人府做什么他有什么权利反对?再说了,我为兄他为弟,他还敢不赞同?我踹死他!”
“三叔,你……”
朱允熥哈哈笑了笑,也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亲兄弟之间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好了!
又聊了一会儿,朱棡告辞离去。
到了晌午该用饭的时候,朱允熥来到大善殿寻找朱元章。
进入偏殿,就看到一位老人家手里拿着一只水晶研磨成的放大镜,正对着铺在桌桉上的书籍观看,
瞧那副模样,真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连有人走到他身边都不知道!
“皇爷爷,瞧什么呢!”朱允熥突然道。
“吓咱一跳!做皇帝了也没个正形!”朱元章埋怨道。
朱允熥陪笑道:“孙儿都站在您身后半天了,您愣是没发现!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还能是什么!你不是让咱给重孙子起名字吗,咱不得好好找找,看取个什么名字才好!”
朱允熥留意到他手中拿的放大镜,便道:“皇爷爷,这个用着不方便,还不如让下面的人给您制作一副叆叇(aidai),那就不用时刻举着了。”
明代张自烈《正字通》称“叆叇,眼镜也。”
除了“叆叇”之外,古人还称呼眼镜为“僾睫”、“读书石”、“单照”、“眼环”等。
有人觉得眼镜是明朝后期由传教士传入,其实这是不对的。
最早出现戴眼镜看书籍的记载出现在北宋时期,北宋刘跂《暇日记》记载:“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桉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