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你觉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作家?”有记者问道。
于东笑道:“正如我刚才所说,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阅读是必要的。不论是学院派还是天才型,文化的滋养必须通过阅读来实现。作家的精神发展,一定伴随着读书的过程。即便是孩童时期,我们所阅读的书籍也会化成莹莹微光,在不经意的时候形成一道灿烂的火光,照亮精神世界的晦暗。”
艾柯听到于东的话,非常感兴趣,笑着说道:“yu的比喻很有意思,作家早年阅读,其实是一种突破自己,进入更广阔世界的方式,跟经典和相契作品的偶遇,会引发突围和跳跃……”
很快,记者们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学者型作家。
艾柯跟于东越说越来劲,都已经不顾记者们的提问,转而当着一众记者的面开始探讨阅读的意义。
两人都是个中高手,博闻广识,聊起天来都是引经据典,但听起来又不晦涩。
“安贝托跟yu这是在开座谈会么?”
《那不勒斯晚报》的记者安德烈看着旁边《文学批评》的记者里卡多,小声嘀咕了一句。
里卡多同样小声地问道,“有意思么?”
“挺有意思的,两位不愧是文学大师,感觉很多话都冲击到我内心了。”
里卡多笑道:“那不就行了,反正颁奖典礼还有好一会儿才开始,他们两个既然愿意聊,我们就多听听。多记点下来,回头能分写几期稿子了,现在受众们对yu可关注了。”
“是啊,要不是yu来,我们社里面根本不可能派我过来。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的文学板块很少的。而且文学板块都是生活板块的编辑兼顾着做。”
“你是生活板块的记者?”
“我是综合板块的。”
“哈哈,其实我们也一样,如果不是yu来了,我们也不会过来的,毕竟来一趟成本不低。”
……
于东是觉得跟艾柯聊起来挺有意思的,所以聊起来就嗨了,后来还是罗西提醒说现在在采访,两人才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记者们身上。
随后记者们又问了大概十分钟的问题,于东他们就开始往里面走,找自己的座位了。
大概又过了半个多小时,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格林扎纳可能是于东参加过的最简易的颁奖典礼了——如果不是现场来了不少记者,场面甚至不如金艺的优秀教师证书颁发现场。
到场的嘉宾拢共就坐了几排,奖委会的主席先上去致辞,大概说了两三分钟,然后就由奖委会主席直接颁奖,颁奖的过程非常简单,奖委会主席念一部作品名字,然后底下的嘉宾们配合地鼓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