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里我还真不熟悉――平日捕鱼是毋须出来这么远的,只是听别人说过有。不过,宋屯,你不用担心,讨海人不会在这样的事上说谎的。既然说是有,那里就肯定有水……”
“那就好!那就好!”
宋文明若有所思,若是发现了淡水,这就是最后一座岛,然后便可以返航了。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一想到回家,想到结婚不久的妻子,宋文明的心里就热了。
“宋屯!”
“哦,福伯,有事你就说!”
“宋屯,我是想问问,这么远的地方用得上么?平日里讨海人是不会走出这么远的。”
“哦,福伯是说在各岛设点征收海鱼的事……”
渔船需要及时处理捕到的鱼,并上缴所须的鱼货,但这样一来一往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张涧有心在渔民常去的渔场附近海岛上,设立鲍鱼肆,就是腌咸鱼的作坊,渔民可以在这里上缴,然后,集中用大船把咸鱼干运回去。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渔民,也可以方便自己的流民船队。同时,鲍鱼肆也能为老弱找点活干。
宋文明笑了,“福伯,你想啊,现在青州才有多少条渔船,治中大人要造很多很多大船,将来这里的渔场肯定不够用,不够用了怎么办,不就得向外扩张了,这是有备无患……”
福伯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嘿,不愧是读书人,想的就是长远……”
“福伯,听说你是这青州最有能耐的讨海人?”想起流民捕鱼船队,宋文明不由想起来一件事情。
“那可不敢当,”福伯很是高兴,古铜色的脸庞上满面红光,却连忙摆手,“十里八乡的,说这话还行,在青州,可不敢那么讲!”
“呵呵”一笑,宋文明也不再说这儿,“福伯,这回张大人造船,也是为了流民能有口吃的,治中大人有意组建流民捕鱼船队,这样一来,也能多得些儿,流民学会了捕鱼,以后也好多条活路。不过,这船队别的不愁,却是缺乏熟悉渔场和捕鱼的老手……”
“啊?那渔船的事?”
“渔船的事是渔船的事,两事各不相干,福伯,你放心,总不会都便宜了冀州人的……”
“嘿……”福伯干笑一声,不说话了。
话说到这一地步,宋文明还不明白福伯的心思,他就白当这个屯长了,也不会让张涧依为心腹,委以重任。
“福伯,捕鱼船队的船老大,可以在捕到的鱼中独得半成的……”
“真的?”福伯眼睛亮了,要是带十艘船出海,一次就能得到几十石鱼,一年下来足够赚钱买条大船了,而百石的船不是一个人驶的动的,总要三五个人才好,还要缴纳渔税……一进一出算下来,福伯眼睛闪闪发光。
“当然是真的!这是要公开布告的,而且,治中大人会以青州刺史的名义,与所有人写下文书,言明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