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淫祀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青州,向来有祭祠城阳景王刘章的习俗。城阳景王是刘章是齐悼惠王的次子。刘章因平定吕氏叛乱立有大功,被封为城阳王,其封国延续时间长,其子孙被分封者也多达50余人。由于刘章后裔枝叶繁茂,所以刘章的祠堂遍及泰山区的琅琊郡、东海郡、泰山郡以及青州诸郡。这本来是刘氏家族自己地事,与他人无关。

但是,在西汉末年,天下反对外戚王莽的时候,赤眉军为了鼓舞士气,就让人装作刘章附体。于是从东汉时起,在青州的城阳景王祠庙便越来越多,参与祭祀的人也越来越众。琅琊国、渤海郡和青州六郡国的都邑乡亭聚落,都为城阳景王立祠。现如今,不到七十万人口的济南郡内竟有大大小小六百多座祠堂。

而且,祭祀是件利润丰厚的事情。旁的不说,主持祭祀的人稍微做下手脚,把筹集到的钱财贪污一半,绝对不是问题。因为祭祀中蕴涵有很大利益,所以,祭祀地规模也就愈发盛大。这刘节是济南的豪强,便是以此为名目,主持当地地祭祀来敛财。当然,刘节不过是众多获利的豪强之一,但他是刘章地嫡传子孙,所以,被推举出来贿赂张涵。

许陵说这钱不好拿,倒不是张涵不能恢复祭祀。曹操弹劾长吏,得罪了朝中官员;禁绝了祭祀,又断了豪强的财路,上下都得罪了。张涵若是再弹劾他,曹操在济南肯定是待不住的。但是,祭祀频繁,规模盛大,于国于民实是大害。按照张涵的习惯,肯定不会保留的。而且,张涵也颇为欣赏曹操……到时候,刘节岂能善罢甘休?

这些事情,许陵明白,张涵也清楚,但张涵却早已经想好了对策:

“仲渊,这事好办。刘节来求我,口口声声说要恢复祖宗的祭祀,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自然要帮助他。不过,曹操只是禁绝了普通人祭祀城阳景王,可没有禁止他祭祖。而且,我早已安排好他了……”

张涵满怀恶意地笑笑。

“然而,我倒不觉得,城阳景王的祭祀不可恢复。依我来看,祭祀一事古已有之,历千古而不绝,实在是民有此需,非此不得安心。今天禁了祭祀城阳景王刘章,明天就会有人祭祀其他地东西,黎庶百姓之害,不在于祭祀本身,而在于祭祀无度……”

――――――――――――――――――――――――――――――

“孟德兄,阳一别,匆匆已是数载,今日见君容颜依旧,实在不胜欣喜。”

中平二年(185)八月,张涵巡行

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南郡东平陵,济南相曹操率众出城迎接。曹操还是?长的眼睛炯炯有神,脸色依旧,只是颌下的胡子又长了一截。张涵边与曹操打招呼,边上下打量他。曹操从容自若,神采飞扬。张涵暗暗好笑,曹操似乎是个天生的改革者,他在哪里若是不能做出些事来,便会没精打采。看的出来,曹操对济南大展拳脚的日子很满意。

黄巾之乱中,曹操在长社一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待黄巾平定后,各有封赏,曹操就被提升到济南国担任国相。济南国面积不大,但下辖十县,是个很富裕的地方。说句老实说,各县长吏花钱买来的官职位,要求他们廉洁奉公,实在是强人所难了。只要不超出底限,张涵向来大不见,小不见的,也就过去了。显然,曹操的标准要更高一些儿,或者说,他是在树立自己的权威。到任不久,便以贪赃等罪名弹劾了六名县长吏。

随后,曹操便效仿陈蕃,将城阳景王的祠堂作为“淫祠”加以禁止。淫祠是指不是国家规定的祭祀,不具备合法性,张角的太平道就是淫祠的一种。陈蕃曾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因事泄被害。陈蕃是曹操少年时代就非常敬仰的名士,他在任乐安国相的时候,便将城阳景王的祠堂作为“淫祠”加以禁止过。

“伯润兄,阳一别。久闻张青州地令名了,今日得见,风采果然更胜往昔……”

对张涵的热情,曹操有点诧异,两人不过几年前见了一面……不过,这是件好事,曹操对张汉也颇为关注,正如张涵关注曹操一样。

――――――――――――――――――――――――――――――――

“伯润兄。忽然说到此事,不知有何见教?”

曹操收起了东平陵外的笑容,也不再是酒宴上逸兴勃发的文人雅士,警惕地注视着张涵。难怪张涵如此友善,原来是要为淫祠说情,想的美。只要他曹某人在济南一日,此事休想再提。曹操已有所准备,却没想到张涵竟敢公开来讲情。对张涵,曹操立刻鄙视了三分。

张涵不答话,随手拿起竹签剔了剔油灯,灯花一闪,乍暗后,立刻明亮起来。张涵也收起笑容,谈的是国事,又不是谁求谁。不必客气,曹操也非几句好话就能说动之人。

“孟德兄。见教不敢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