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一事千古不绝,实是民有所需。无它。有所求而已。民欲甚多,求土地不可得,求苍天不可得,自然便会转求神仙,而求神仙不得,又转求妖魔鬼怪……淫祠屡禁不止,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禁了城阳景王,明日未必不会有中黄太乙。古时候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淫祠也是这个道理。不知道。孟德兄意下如何?”
曹操若有所思,他是个现实主义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张涵说的也有道理,但这还不足以说服他。
“伯润兄所说的,也许是有道理地。不过,淫祠蛊惑民心,敛财自肥,于国于民都是祸患……”
曹操的态度,张涵早已细细思量过。
“孟德兄,所言极是,淫祠为害,不过是两者:一是敛财,二是蛊惑民心。
蛊惑民心这一项,我就不多说了。只要百姓生活能维持下去,再辅以教化,淫祠便不能为害了。深迷其中的,终是少数人……
敛财这一项,是淫祠的主要祸害,却也不难解决。我考虑有三条可行:
第一,规定淫祠的祭祀场所、规模和次数;
淫祠不是国家规定的祭祀,所以,它不地祭祀场所、次数和规模都要差一些。每年春秋两祭为公祭,那淫祠每年便只能祭一次;而它的规模也理应小于春秋两祭。按照春秋两祭的惯例,把淫祠的祭祀定为春秋两祭的一半,祭祀场所也不应超过公社(指官定的祭祀场所),想来便不成负担了。
第二,公开祭祀的收支帐目;
帐目要公开宣读,收了多少钱,支出多少钱,在哪里买的,并以布告的形式公布于众。如此一来,谁要在其中动手脚,便一目了然。
第三监督;
这应该是官府的职责,不从者查禁,违反者处罚……
而且,不能从祭祀中得利,积极推动地人就会少些儿,被蛊惑的人自然也就少些儿。
孟德兄!”
张涵说话地时候,曹操的脑筋里也在急速转动,按照他地看法,张涵的办法还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至少要比他的办法更稳妥,不过,在这其中,却有个为难之处。曹操陷入了沉思,张涵说完了,他都不知道。直到张涵等了一会儿,不见曹操说话,便叫了他一声。曹操这才醒悟过来,连忙致歉。
“伯润兄,抱歉!失礼了!伯润兄所说的办法是极妥善的!
不过……”
“无妨,想来孟德兄也是有为难之处……”
此事关系到曹操的威信,若是朝令夕改,他这个国相也就不好用干了。此次前来,张涵已经考虑过此事,牵涉到切身利益,只意图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曹操,那是痴心妄想。不过,如果能够达成某种程度地谅解,还是有利于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