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工科学校’可以去掉了,要去上工科学校,不用来上中级学堂。再说。有了牛山学乡,没人会去……”
没有人有异议,诸葛亮在其上划了一道。同理,他也划去了专门培养水手的青岛海员学校。
“牛山医园至少需要学习七八年以上,应该没有人感兴趣……”
诸葛亮又划掉了医园和海曲海校。
“好了!现在,我们只剩下不其学乡、牛山学乡、信都刑律园和临士官学校……”
这四所学舍都是公立,其中农学院和士官学校待遇最佳,入学即有补贴,稍微节俭,便足够日常花销了。而其余的,就需要在入学试中表现优良,方可获得奖学金了。这个,不是很重要,四人中,只有严方家境平平,须加以考虑。
赵夏扫了一眼,他的去处家里早就定下了,肯定要去不其学乡,他就帮着严方分析:
“去信都刑律园,前途是最有把握的,毕业后,百分之百进入决辞司,晋升速度也一定快……”
眼下,决辞司最却人手。张涵要求决辞司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汉律,明了律法。就青冀等地,尚有相当大的缺口。考虑到张涵将来的地盘进一步扩大,决辞司人手的缺乏在近期内,不会缓解。据此可以判定,信都刑律园的毕业生势必供不应求,且晋升极快。不过,学刑律在初期晋升快,最后的成就却要受到限制。
刑律园成天与罪犯打交道,严方不是很感兴趣,赵夏就继续分析:
“临士官学校就算了,除非学习参军课,或者运气记号,否则不会有太大前程,而且,征战天下,低级军官危险性很大……”
严方不太服气,颇有些跃跃欲试,赵夏正容瞪了他一眼:
“小方,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想想家中的父母……”
严方是个孝顺孩子,说到父母,不由泄气了。
“如果要从不其学乡和牛山学乡中选一个,我建议,选牛山学乡!”
“完啦?”
严方等了半尚,发现赵夏说完了。
“嗯!说多了,你也听不懂,你就老老实实在牛山学乡和信都刑律园里挑一个好了……”
“啥?”
看严方呲牙咧嘴的样子,三人哈哈大笑起来,严方不由得也笑起来。稍后,严方从而者中选择了牛山学乡。吵嘴归吵嘴,他相信,赵夏不会在此事上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