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天子东归[7]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余公卿等,也都各有赏赐。不过,献帝身边的亲信、朝中不逊的大臣,张涵可没那么客气。前者多被诛戮,后者则全被贬斥。空置出来的侍中等近职,张涵皆从亲信及其子弟中选拔。此外,张涵还想以许陵为大司农,项奉为少府。

不出数月,朝中重臣已更替近半,献帝终于压抑不住怒火,大发雷霆,不肯下诏。张涵想到要?天子令诸侯,这才退让了半步,不更换少府了。反正,献帝的府库空空,全赖张涵供给,少给他一些也就是了。

建安元年,献帝下诏给袁绍,责备他:“地广兵多,但专门结党营私,连兄弟也不顾忌,只是擅自互相讨伐。”

同时,献帝还下诏给孙策。重申了孙坚当初地功绩,拜孙策为骑都尉,领吴郡太守。献帝感念孙坚修复汉朝诸皇陵,又准许孙策袭爵乌程侯。

这时候,袁绍依然是张涵主要对手。而孙策在扬州的声势不小,但他初起兵,势力终究薄弱了些儿。张涵当然要帮孙策一把,以便能让双方地战争持续下去,从而削弱袁绍势力。

袁绍大是光火,却也无法置之不理,只得上书替自己辨解。但是,袁术屡战屡败,势力萎缩至南阳一郡,早不复往日骄狂。而吕布兵强,袁术依靠他抵御袁绍,也颇害怕他夺取南阳。因此,袁术私下里也常遐想民间流传的言“代汉者当涂高”,表面上却没有不轨地行为。袁绍的自陈表,多少便显得有些无力了。

说起孙策,还要从孙坚说起。

兴平元年(194),孙坚被曹操设计杀死时,孙策已在父亲帐下效力了。孙坚死后,袁术便想吞并孙坚的部曲,双方争夺的很是激烈。孙坚的旧部朱治见袁术为政混乱,对待下属刻薄,就劝孙策返回故乡,去占据江东。

于是,孙策便向袁术请求说:“我家在江东地区对人民有旧恩,我回到家乡去召募兵马,可以集结起三万兵众,我将父亲遗体安葬后,便率领这些人马去进攻丹阳,来辅佐将军平定天下。”

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心怀不满,但由

袁绍占据了九江郡,丹阳太守周举郡依附袁绍,会王朗和庐江太守陆康,各守在本郡,袁术认为孙策不一定能将他们击败,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并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

袁术算的很明白,孙策回乡,必须从江夏和庐江经过,不可能带着太多人马。

兴平二年(195)年初,陶谦举州投降张涵。陶谦的部将融抵抗战败后,带着大批人马逃过大江。融军的军纪很不好,攻破丹徒后,纵兵洗劫。曲阿人心惶惶,孙策适时而动,一呼百应,以父亲旧部和愿意跟随他的宾客为骨干,迅速在曲阿拉起了数千兵马。击溃融后,孙策宣布对融旧部乡曲既往不咎,愿从军者都免除徭赋,旬日间应者云集。孙策既得了人马,又得了钱财,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策没有一天不念着曹操的名字。但是,他深知自己力量薄弱,尚不足以与曹操争雄,他没有进攻丹阳郡。反而,弃了曲阿,引兵南下。

孙策辗转作战,战无不胜,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及至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大军过境秋毫无犯。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先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地军队。孙策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他尽心尽力,乐意为他效死。

孙策的崛起。迅速引起了曹操的注意。然而,兴平元年的旱蝗大灾,影响很大。曹操不仅要在两郡筹集粮草养活自己,还要支援大批粮草给袁绍。在当年的粮食未收下来之前,曹操实无力出兵讨伐孙策。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孙策整军备武。的势力得以巩固。

在不长地时间里,孙策就赶走吴郡太守许贡,占据了吴郡全境。并联络了会稽郡太守王朗、庐江郡太守陆康和山贼严白虎等,希望能共同对抗袁绍势力的入侵。当然,各方势力间矛盾重重,联络起来很是困难。以孙策而言,他对富裕的会稽郡,就颇为觊觎。

待到收获了粮食,曹操想要兴兵讨伐孙策的时候,袁绍却来了命令。召他前去迎接献帝,另派了颜良统兵。颜良可没有将孙策这毛头小子放在眼里。他将首要目标放在了庐江郡。丹阳郡、九江郡和豫州从三面包围了庐江郡,换言之。袁绍的防线拉的很长。占据庐江郡,将会大大改善这一形势。从这一点看,颜良地选择并没有错。

然而,庐江郡太守陆康非是常人,不仅将庐江治理的很好――这也是颜良先攻庐江的原因之一,而且精通军略。陆康在庐江省徭轻赋,赏罚分明,极有恩信。吏民皆愿意效死。对袁绍的进攻,他早有所准备。颜良攻到舒县城下。就打不动了。

大汉国当时对于攻城,没有太好的办法。投石车张涵新‘发明’不久,尚未普及。而外界的仿制品,质量很差――大约能把百十斤的石头投出两百步而已,归坚城的损害不大。舒县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又上下一心。在这种情况下,颜良没有一年半载的围困,等城里把粮食吃光,全凭人命往上堆,是很难攻克的。技术条件就这样如此,不是颜良无能,换谁都一样。

顺便说一下,陆康是陆逊地叔祖;周瑜家就住在舒县,孙策也曾在舒县住了好几年。但是,陆康是江东望族,很瞧不起小户出身的暴发户孙策。在孙策前去求见时,不肯亲自见他,只派了个主薄敷衍他,两人心里有点芥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