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寿膏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人,少年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真传,在南阳郡是名声卓著的医生。张机出身名门,灵帝末年曾被举为孝廉。后来,战乱一起,张机举族避往荆州长沙郡。不久以前,才应天子诏命而来。不成想,到了以后便被任为博士,派去青州主持医园了。不过,张仲景在医园却是如鱼得水。

……

“丞相,我今日前来,有几件事情汇报,一是牛痘……”

其实,种牛痘预防天花,张涵十多年前就曾在天书里提到过。但涵在书中的描述非常简略,并不具备实际

值。牛山医园成立之初,主要精力集中在后备人才?l:传染病的研究也以疾为主。关于牛痘研究,是在晚些时候开始的。到了现如今,整个研究早已经非常完善了。牛痘的危险性,牛痘的培养,牛痘的接种,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影响接种的因素,疫苗化的研究,等等,等等,孙良栋甚至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人体接种。张机接替孙良栋后,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完成了牛痘的收尾工作而已。

“……

接种牛痘以后,只有极少数会发热、乏力、恶心等现象。我们曾给1378人进行接种,其中1369人仅仅稍微发热,旬日便会痊愈,基本对生活没有影响。其余9人,在>失败。最早的接种者已经接种五年半了,迄今为止,接种人群中,没有一人感染过天花……”

张机一再强调,牛痘是孙良栋的成绩,可说起这个来,他也是一幅引以为荣的模样。

“嗯,好,做的太好了!”

张涵赞不绝口。张机微微低头,再次强调了孙良栋的功绩。

“仲景,我知道了。孙医丞的功绩,我自不会忘记,其他做出贡献的参与者,你报个名单上来……

对了,牛痘一事,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张涵摆摆手。重新把话题转回牛痘。

“这个,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个研究,现在是应用地时候了,为了全面接种牛痘,首先要对接种的医生,进行系统培训,这大概需要半年时间。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凉爽。是牛痘接种的好时候,培训完毕,正好开始接种……接种就需要各地配合了……”

“行!”张涵满口答应,“需要钱物,你尽管找张涧要(张涧笑着点点头),不要客气……还有。写一本书,嗯,就叫《天花的预防》好了,把整个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培训教材……”

张机高兴地答应了,然后,开始继续之前的汇报。这一次,张机呈上来一本书稿――《本草经》。

《本草经》是关于药材的描述和记录。在此之前,药书只有《神农本草经》一种,仅记载着365药材。不仅数量有限。还有不少错漏的地方,反而误导了医生。受张涵收集各种动植物和矿石。编篡《博物志》的影响。华佗地弟子李当之决心编写一部新本草,得到了华佗的支持。历经十年收集整理。在医园的大力支持下,李当之终于完成了这部《本草经》。

《本草经》记载了1183种药物,详

张机盛赞了《本草经》的重要意义,称赞李当之“此一书活人无数”。

张涵不由笑了,“难道还有《伤寒杂病论》相比,那才是真活人书!”

“真活人书”这话却不是张涵说地。那是华佗看到了《伤寒杂病论》而不由自主发出的赞叹。张涵在华佗护卫提交的报告里,曾见到过这句话。此刻却拿来取笑张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