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的事,张宁也知道,还使人帮四海钱庄宣传了一下。可惜,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项奉四两拨千斤,轻易化解了此事。此间的风险,张宁是不清楚。可多少显赫一时的大商人,都因此一蹶不振,家破人亡。
而且,张宁也进一步了解到,父亲对钱庄的重视――在危急的?,张涵曾经想下令,准予四海钱庄借用各地官方的钱帛。此后,张宁便偃旗息鼓了。结果,一场挤兑风波却白白便宜了四海钱庄,帮助它吞并了两家地方钱庄,扩大了势力范围。
既然父亲对此不满意,那他能否趁此机会做点什么呢?
张宁考虑了一会儿,便暂时放弃了。他对钱庄的种种并不清楚,只知道这是一种利润高、门槛高的行业,没有巨额的资本和庞大的势力,根本无法介入其中。至少张宁就一直没能参与。
几天之后,项奉也来到了信都,张宁这才嗅到了不同的气息。几经周折,张宁找上了大司农三部丞之一的周封。
对周封而言,这纯属无妄之灾。项奉是他的老上司,周封也不希望在此刻选择站队――为期尚早,前景还不明确,风险太大。然而,他没有选择。总而言之,张宁的胜率当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周封更不愿意得罪他……
“……
钱庄最重要的就是信誉。
当初四海钱庄初立之时,钱票是当不得真的。商人交易往往会到钱庄里兑了现钱,交易完成后,再存到钱庄里。后来巾帼几年使用,钱庄信誉渐立,买卖双方则会在钱庄里交割,或着在钱庄验证过钱票的真伪后直接交易,钱票遂大行于世。时人见其间利润丰厚,多有从事同业的。短短的几年间,北方诸州出现十七家钱庄,可谓是盛极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盛极而衰。钱票信誉既立,各钱庄往来借贷,读可以钱票而行,商人趋利,发一份钱票,便平白得一份利息,钱票发行愈来愈多,终于在今年年初酿成了
起初,只是几家小钱庄周转不灵,随即不知怎的谣言四起,钱票的信誉破产,从而引发了一场挤兑狂潮,十七家钱庄里竟有十家倒闭……
四海在这场动乱里泰然不动,时人有口皆碑,可皮既然不存在了,上面的毛自然也就谈不上了。钱票的信誉丧失,四海也不能不受到影响……
想来,四海筹谋这军饷,不是只为了钱财,更重要是重新恢复商人们的信心,树立起牢不可破的信誉来……”
甄尧是新举孝廉,他对钱庄深有研究,此刻道来却是从容不迫,寥寥数语便将四海的用心勾勒出来。
“是这样啊……”
张宁沉吟了片刻,总觉得不甘心,他的身份不凡,可人情往来终要落到一个钱字上――钱不是最终目的,可过程中是绝对少不了的。张宁处处都要用钱,手头却极为紧张。眼看着四海财源滚滚,张慎手握巨资,他心中早就嫉恨不已了。此时此刻,断不会没有想法。
“纪行兄,咱们也找几家钱庄来,你看如何……”
甄尧盘算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
“仲安兄,此事恐怕不行!”
张宁心中不快,可他深知人各有所长,便愈发显得恭谨,躬身冲着甄就是一礼:
“还请甄兄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