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底线其实很低很低,第一个底线是不能做出有害大明利益之事,第二个底线,是不能伤害他的家眷。
这两个底线,不能碰。
“哎呀,陛下原来担心这个,简单的很。”胡濙乐呵呵的说道:“其实鞑靼人就是要个态度,陛下也不纳了这些海纳尔,就收入澄清坊便是。”
朱祁钰一愣,说道:“这…只是收入澄清坊?这是不是有违礼法?”
毕竟这些海拉尔是政治缓和的礼物,一般而言,都是要纳入后宫,以示圣恩。
“礼法岂是不便之物?”
胡濙赶忙说道:“陛下,这不是很容易变通吗?礼部不是不懂变通的地方,不给海拉尔封号,就是单纯宫女,不入泰安宫,有什么违背礼法的地方吗?”
“或者干脆送皇宫得了。”
陛下不住皇宫,送皇宫离泰安宫就更远了。
胡濙十分擅长变通,陛下不让海拉尔入泰安宫是处于安全考虑,那入皇宫就没什么问题了。
陛下反正不打算搬回去住。
“你等会儿,朕捋捋。”朱祁钰伸手打断了胡濙的念叨。
这些海拉尔并不一定要进泰安宫,安排到了澄清坊,也不是不行。
“大明能得到什么?”朱祁钰松口了,只要不威胁到泰安宫上下的安危,朱祁钰就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政客,熟练的开始了利益交换。
不知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政治,就是利益交换。
胡濙看陛下从人父的角度变成了从人君的角度看待问题,便开口说道:“鞑靼人求的是心安,既然陛下收了礼物,他们便会心安。这和谈就可以推进了。”
“至于大明究竟能得到什么,得看大明能拿到多少了。”
“我们的底线应该是让鞑靼人不再拥有犯边的能力。”
这是和谈的底线,不再拥有犯边的能力,是在贺章出发前,就已经定调的。
这里面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刑名等方方面面。
政治方面,任何鞑靼人未曾及冠的台吉,必须到大明的四夷馆就学,所有的鞑靼王、可汗、济农、万户的任命,都得得到皇帝的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