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件事还没有通知,可很多人人已经从某些渠道提前知道了。这些人当中又有很多人是有想法的,于是就围绕这个位子频繁活动起来。
他们既想让杜竹清回来,又不想让她回来。杜竹清一回来,这件事就会宣布,继任者的结果也就出来了。不想让她回来的,其实是不想让她这么早回来。这样,他们就能多出一些运作的时间,从而为自己增加一些砝码。可事情却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长明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接到杜竹清推迟回来的通知。
因此,对那个位子有念想的人今夜也就开始了最后一次活动。过了今夜,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二郎乡官场跟县里诸人的心态是不同的,由于岳无双跟县委书记周云高之间的关系,没人对书记的位置有想法。因此,一些自认为有些实力的人,都只是盯着乡长的位子。这些都只是人之常情,只要是个人,只要不是傻子,都有出人头地的梦想。
如果只是这些,当然不能说二郎乡的情形跟县里不一样。原因是李东升掌握着多数党委委员的把柄。
如果李东升是升官而走,他们倒是不会担心,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欢呼雀跃,升官了的了动手肯定会用自己人的。而被抓住把柄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李东升的自己人。
可事实却不是这个样子的,据说李东升是得罪了大人物,直接导致上面人对其出手。在体制内,这样的情况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指不定哪天就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然后就被找个由头一撸到底。省部级都有这种可能,更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了。
如果是别的人,二郎乡的众人还是乐见其成的,这表示他们有上升机会了。可李东升却不同,因为他的手里有他们的把柄。以己度人,没了乌纱帽的李东升要是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让他们出手相帮,他们就会陷入备受煎熬的两难境地。
拒绝李东升吧,他有非常大的可能会把证据拿出来要挟他们。帮助李东升也不行,李东升一个过气的乡镇干部,很快就会成为昨日黄花的。如果他们为李东升尽忠,新来的领导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其实,这种秘密他们是不应该知道的。他们之所以知道,全都是岳无双告诉他们的。原因很简单,他要接任书记了,没有支持者怎么行。
原本,岳无双以为这件事是小菜一碟。因为这个时候乡长的人选还没有出来,这个时机对他来说就是得天独厚。不光是他,就是周云高也是这么认为的。可结果却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撇开那些不能被拉拢的,凡是他找到的人,都没有明确的表示。相反,都是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就是听到李东升即将官位不保也是如此。
百思不得解的岳无双纠结了好几天,最终决定在李东升回归的前夜拜访周云高,把二郎乡诡异的情形告知。
实际上,但凡他有一点办法,他都不会这么做,因为这表示他无能。没有哪个领导喜欢没能力,就只会拍马屁的。因为这样的人非但不能给予帮助,反而会坏事。当然,极度昏聩的例外。不过,能在这样的人面前站住脚,也不是一般人。
当岳无双把二郎乡的诡异情形跟周云高说起的时候,周云高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信。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常理,作为官场老油子,周云高的见识还是很广博的。他自然见过有手腕的领导,把下属都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可这也只限于他在任的时候,一旦离职,剩下的就只有那么点香火情。就算你对下属再好,可下属却还是要在体制内生存的,抱上新的大腿是必须的。
因此,二郎乡的情况就显得非常的不同寻常了。如果不是知道岳无双不会说谎,加上他对岳无双的了解,他肯定会认为他胡说八道的。
岳无双说完之后,周云高沉思了好一阵子。岳无双连大气都不敢出,等着周云高给出意见。
好一会儿,周云高才说:“按理说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李东升去二郎乡前后才几个月,他当乡党委书记的时间就更短了,完全就没有可能让那么多人投靠。”
“可我找的那几个人在我明确告知李东升将要卸任的时候,依旧没有给予我明确的答复,而且,我还看到他们心底都在挣扎。也就是说他们对我的提议是动心的,只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做出决定。”
“会不会是他们有什么把柄落在李东升的手里,怕李东升气急败坏之后抖出来?”周云高想了想说。
岳无双皱着眉头说:“我也这么想过,可我不认为这个可能性存在。要说李东升能抓住某一个人的把柄还有可能,要说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住了所有人的把柄根本就不现实。”
周云高并没有坚持,因为他认为岳无双分析得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