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两人做出了各种猜想,可结果都不合常理,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做出解释。
虽然岳无双是来求教的,可周云高并不能给予什么帮助。当然,对于一个县委书记来说,一个乡镇的问题就只是小事,只要他愿意出手,解决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只是比较简单粗暴,那就是把那几个人换掉,打散调到别的地方任职。所有的问题都影人而且。
如果真的这么做,问题也就来了。因为唐自强杵在那儿,这么大规模地换人,想要撇开唐自强压根就是不现实的。到时候,他不知道要拿出多少利益与之交换,才能得偿所愿。而这只是为了给岳无双背书,显然是不划算的。
想到这里,周云高说:“你先回去吧,等一等就会有答案的。乡长将会是县长的人,应该不是从二郎乡内部提拔,与之相比,你还是有优势的。”
其实,周云高不说,岳无双也知道乡长肯定会是县长那边的人。根本原因是周云高无法完全掌控常委会。实际上,就算周云高能掌控常委会,也不会这么做。历史证明,独断专行的领导基本 上是没有好下场的。把好处都攥在手里,你吃肉,别人一口汤都喝不上,肯定会在后面挖墙脚的。
因此,聪明的领导,就算能掌控全局,也会尽力维持一个平衡。否则,就算同僚不在背后做小动作,上面也会做出改变的。下面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就意味着无法掌控。无法掌控,就意味着政令无法通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就会非常严重。
岳无双临走的时候,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可心底却是失望的。他当然知道周云高不会毫无原则地支持他的。
实际上,岳无双的心底还有了另一个担心。由于李东升是被免职,既然是免职,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否则,会有流言蜚语的。由于李东升刚进入体制内没多久,履历干净得就像是一张白纸,因此,要找他的错处尤其艰难。
现在不是古代,莫须有是不行的,必须有真凭实据才行。因此,他笃定,不管是周云高还是唐自强都为此绞尽脑汁。
岳无双可不认为这件事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为想要找李东升的错处难度太大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只能强行免职了。强行免职的理由很强大,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虽然跟李东升共事的时间并不长,可他明白李东升并不是轻易就范的人,届时场面一定很精彩。岳无双甚至认为周云高和唐自强可能因此而灰头土脸。虽然他内心深处认为这不可能,可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