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唐静云的初衷只是为了给丁玘攫取更多的利润。
丁玘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他知道自家爹爹是什么人,在他看来,爹爹多半不会帮他。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爹爹这次竟然同意了,并且帮他完善了计划。
彼时,丁玘可谓是喜出望外。
随后他便开始等,等啊等,一直等到了今天。
结果,好消息没等到,反而等来了爹爹的训斥以及禁足令。
书房内,丁谓长叹一声,也不知道是在叹三子不成器,还是在叹计划没有预期的效果。
丁谓是苏州长洲人,他的祖父虽然曾经入仕吴越钱氏,但职位并不高。
严格来说,他家只能算是寒门。
不过,丁谓少时素有文名,读书的天赋不错,虽然二十七岁时才进士及第。
但他是那一榜的第四名。
正因为排名靠前,他直接被任命为京官(大理寺评事,正九品),避过了选人阶段,无需经历县一级的职事。
为官初期,丁谓很是勤勉,加上他的能力不错,仅仅三年多的时间,他便一连跨越数阶,成了福建转运使(相当于封疆大吏,省级高官)。
丁谓在任上工作出色,没过多久便召回了京师,担任了三司户部判官。
(三司是北宋前期的最高财政机构,下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三司户部判官,即三司户部的长官之一。)
不过,至此丁谓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或者说是,他岳父的恩荫被他用尽了。
丁谓虽然出生寒门,但他的父亲长袖善舞,结识了枢密院直学士窦偁,并且和窦偁结成了儿女亲家。
窦偁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丁谓身为他的女婿,自然继承了窦偁在官场上的人脉。
可惜,窦偁仅做了半年的参知政事便离世了。
那一年是太平兴国七年(982),虽然窦偁去世,但他的遗泽一直恩荫着丁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