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和解缙还在思索对策。
朱瞻墉道:“父王,米就是米,到哪里都一样,赵王只说要五十万石粮,可没说要南粮还是北粮,父王派人带上足够的银两,迅速北上,在山东,河北和天津等地采办粮食,押送到北平府,此事就完成了!”
朱瞻墉继续道:“漕运需动用许多百姓,要兴徭役,要自带口粮,劳民伤财,百姓若离开家乡,田地便无法耕种,此举不仅安抚百姓,还能替朝廷节省一大批银两。”
朱高炽如梦放醒,狠狠地一拍大腿。
对啊,一个月之内,带上银子,走官道十几日再慢也到山东了,再从山东采买粮食,山东北上走官道就快了。
还不用疏浚河道。
“瞻墉,真是良策啊!”朱高炽瞬间,有种我怎么生出如此聪明的儿子的感觉。
解缙听完点点头:“将银两运到山东,快马走官道,肯定比漕运快。”
朱高炽长长舒一口气:“我去户部要银两。”
朱瞻墉拦着他:“父王慢,此行还需一個能够委以重任的人。”
朱瞻墉拦住朱高炽。
而朱高炽和解缙也冷静下来,五十万石粮食,折算成银子大抵是二十多万两,如此大一批银两运输,需要值得信任的人。
此人还需睿智灵活,
忠心但木讷的文官,不行,因为路上不知会发生何等状况,到了山东,若粮食无法凑齐,又该如何变通?
“瞻墉啊,你有人选吗?”朱高炽还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开始依赖这个儿子。
朱瞻墉心中有一個人选,但没有急着说出来。
……………
京城英灵坊,
这是京城毫不起眼的小街道,朝廷五品六品芝麻官,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士绅,多会住在这条街道上。
杨士奇手里领着半只烧鸡,此时的他还只是左春坊左中允,俸禄不多,能吃上一只烧鸡便是幸福的事。
“酸死个人,快帮老爷我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