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十公子已开始整治儒家。”
“继续追随秦政,只能成为法家依附,而我儒家乃圣人学派,岂能行尸走肉般屈尊于法家之下?但我儒家若是融入六国复辟势力,则伸展极大,天下广袤,大有可为。”
“六国贵族欲成事,必然离不开儒家!”
“正如秦落衡所言,天下治政之学,随着墨家分裂,天下仅剩下法、儒、道三家,六国贵族是想推翻秦政,自然不会选法,也不敢去选法,那便只能选儒道。”
“道家民间却是蔚然成风,但一直不被六国贵族所喜,而且清静无为的主张,也不受六国贵族欢迎,他们能选的,只能是我儒家,这也是为何六国贵族一直拉拢我儒家的原因。”
“兄长且细想。”
“六国贵族欲复辟,以何为自己张目?”
孔鲋沉思了一下。
沉声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必以恢复诸侯王道为主张。”
子襄点了点头道:
“他们若是不以恢复诸侯王道为主张,便没有号召天下之大旗,而在复辟、复礼、复古、仁政等方面,天下何家能有我儒家深彻?”
“六国贵族之所以相助儒家,便是看准了这一根本。”
“是故。”
“他等要复辟,必以儒家为同道之盟。”
“我儒家有上百儒生,每名儒生的门人弟子,少则数十,多则上百,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六国贵族何以敢不敬我、用我?”
孔鲋点头。
子襄继续道:“秦落衡摒弃儒家,秦廷小觑儒家,始皇也不把儒家放在眼中,但这不等于天理摒弃了儒家,我儒家继承孔孟圣学,本就代表了天理,岂会因他们而枉顾大道?”
“我儒家与六国贵族联手,正是儒家反对霸道,而自立于天下的坚守和气节。”
孔鲋迟疑道:“长公子待我儒家不薄,我们若是跟秦廷对立,这至长公子于何地?岂不是会让天下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