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浓郁,从中四溢飘出,闻之不知不觉让人食指大动。
“先给娘子来一碗如何。”章宏盛不禁询问道。
“好,那就来一碗鸡丝豆花面吧。”昨日许是太过疲惫,今早她便没什么胃口,只草草喝了点稀饭,现下闻到香味却是真饿了。
虽然还有小半个时辰才到午膳的点,但孙芸娘却是想做个引子。
煮面的伙计一听孙芸娘发话,便朝烧着滚水的大锅子里放了一把口径长而深的竹漏勺,往里放了一把面条,再加了一小把绿豆芽。
只几瞬的工夫,卷曲劲道的鸡蛋面条和豆芽便汆好倒进了碗中。
加上一大勺高汤,少许盐、胡椒粉、虾酱、一小勺鸡丝、一小勺豆花、几粒脆臊、一小撮酸菜、几粒花生米、炒黄豆,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浇上一勺红油。
伙计刚准备要递过碗,却停顿了一瞬,“娘子可要再加些油辣椒?”
“不用,今日想吃清淡些,谢谢小哥。”
孙芸娘直接双手接过了碗,顺嘴还提醒了一句:“待会儿,粉面里加不加辣,除非顾客自己主动提出,否则都不用再去询问,桌子上各种调料俱全,客人可以随意添加,问多了反而耽搁了后面的生意。”
“好的娘子。”伙计连忙应声。
章宏胜捋了一把小胡子,眸中了然一闪而过。
正以为孙芸娘要找桌子坐下来时,哪知她竟迅速走出了店外,把面碗放在了赵四守着的方桌上。
拉了一根椅子便坐了下来,“赵四,朝碗扇风。”
赵四虽没反应过来她是何意,却也听话地拿着蒲扇朝着面碗往外慢慢扇动起来。
鸡丝豆花面上红油浮动,孙芸娘拿起筷子朝着碗里翻了翻,把鸡丝豆花和面条拌匀。
轻轻一吹便送入口中。
不愧是青岩镇第一酒楼的厨子,按照她的配方做出来,跟现代黔中鸡丝豆花面的味道相差无几。
鸡丝虽是炖制,但是只要火候把握得当,炖好撕出的鸡丝便是既有嚼劲又不易塞牙,配上清甜嫩滑的白豆花,更是入口化渣。
厚实绵密的红油撒在碗面,锁住了高汤和面条的热度,一口下去辣味霸道,面条筋斗,不时还咬到几粒脆臊,那满口的油脂香味在口腔里爆炸开来,酸菜和豆芽却把油腻感迅速中和,做到油而不腻,刚刚好。
孙芸娘却是觉得差了些味道,因她口味嗜酸,又起身提了一壶醋斟了一些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