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自我安慰。
李大老板又是个擅于自省的,过了两天觉得这么自我欺骗也不是事,又拿过来继续看。
看到头皮再次炸毛,又回过味来,这事还得找人做,不然要下属何用?
就又开始喊苏海莉。
苏海莉不知道李闲云一个制度建设问题经历过这么多思想冲突,习惯性的说道:“这些事本来就不是你需要负责的。”
“问题是如果他们做的好,我当然可以不用负责。”李闲云不客气道。
李大老板能耐无限,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是企业团队创造价值的总和,再怎么谦虚自省,其他人在他眼里也成垃圾了。
苏海莉不知道因,但知道果——确实李闲云的“个人能力”太凶悍,所以也能理解他的心态。
微笑道:“企业制度也有重点和非重点,有些事也需要磨合和检验,我认为你应该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但有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李闲云立刻道:“防微杜渐啊!”
唔,和作家老板谈话还要拽文。
问题你这心态,那真的就是眼里不揉沙子了——眼里不揉沙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李闲云是大度的,许多事都不计较;但李闲云又是小气的,许多事计较得很过分。
说白了,还是价值观不同。
别人家老板考验能力的标准是:拉投资,商界合作,做大规划,识人用人等等。
李闲云没有拉投资这块的考虑,需要的商界合作也比较少,于是就把企业制度建设当成考验一个老板能力的标准,少年勤勉以此自得,结果就是既折腾下面的人又折腾自己。
苏海莉从容道:“工作流程和实际操作的问题,我建议还是交给各部门,您只需要提出大方向。薪酬问题是重要问题,有必要的话,成立薪酬委员会,专司解决这个。”
谷滃
李闲云靠在椅子上,想了想觉得可以,点头道:“还有呢?”
苏海莉手一伸:“剩下的我来。”
李闲云笑了:“好。先说说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