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南昼愁苦地附和道。
“损人不利己!太坏了!”春桃气得直哼哼。
夏栀嘴笨,只同仇敌忾地默默点头。
唯有霜影和盈缺,对视一眼,莫名觉得洪熙帝驾崩一事,老侯爷会很开心。
开心的当然不只是镇远侯。
满朝文武在洪熙帝的灵堂前哭得肝肠寸断,比死了亲爹的褚承瑞看起来都伤心。
然而起码有一大半人,回到家关上门后,就咧开嘴以茶代酒,与家人一起庆祝,太子终于可以登基了。
哪怕褚承泽如今完全掌控了朝廷,一日是太子,就仍旧有风险。
太子监国以后推行的新政,他们这些人可是鞠躬尽瘁地在努力施行,要是洪熙帝重返朝廷或是其他皇子登基。
他们这些忠于太子的“旧臣”,绝对没好果子吃。
因此,在褚承泽跟礼部尚书争论守孝一年还是三年的期间,发现这些人居然都在偷着乐。
全天下似乎只有淑妃、褚承瑞、宴翎这三个人,在为洪熙帝伤心。
德妃都收拾好行囊,随时等着以太妃之名,投奔儿子去颐养天年。那容光焕发的模样,快乐和期待,明晃晃地写在了脸上。
洪熙帝真正的死因,没有公之于众。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先帝的尊严,死于宫女之手,记在史书上太影响英明神武的形象。
另一方面,是为了履行对褚承佑的承诺。
宫女剪秋有弑君的勇气,却又没扛过锦衣卫酷刑的骨气,把所有知道的事情全都招了。
一旦彻查,崇灵公主就没活路了。
虽然褚承泽很不满被褚承佑摆这一道,但提前登基也有好处。
比如可以亲手修改大周朝守孝的规矩,父母去世,改三年为一年。
穆首辅身为当代大儒大家,本来是一定会领着徒子徒孙,反对新帝这般任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