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结局(下)

作者:大酒坛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褚承泽同时颁布的,还有彻底废除殉葬这一重大决策。

文渊阁七位阁老激烈地辩论三天三夜,还有郭祭酒、礼部尚书、太常寺卿以及众多当代名士,全部参与到了大朝会的论战中。

最终,礼部尚书亲笔,将殉葬从皇帝葬礼仪式中划去。

洪熙帝的妃子们幸运地获得了选择的权利:既可以在宫中一隅颐养天年,也能出宫投靠子女,安度晚年。

而那些伺候过先帝,又到了年龄的宫女们,也大批量被放出宫与家人团聚。

一时间,洪熙帝的葬礼又多了欢声笑语。

天下人纷纷赞叹,新帝果真是大孝子,不求虚名,只为先帝积累功德。

当然,将守孝期从三年改为一年,一开始民间还是有不少质疑的。

直到大佛寺的了善方丈和龙虎山的张天师,联袂传道,佛门道教的信徒们,纷纷表示一年就是最好的孝道。

至于其中东宫暗卫、锦衣卫、暗夜军分别出了多少力,就无需细究了。

丧事喜办的同时,褚承泽到底没让洪熙帝一个人太过孤零零长眠,而是做主将施嫣儿移到了他的墓陵中。

就当是尽最后一丝孝道吧。

负责下葬事宜的礼部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天家之事,知道的越少越好。

户部吕尚书偷偷算了一笔账,按照新帝削减宫人的幅度,不出五年,省下的银子就足够修建他最想要的大渡口了。

渡口一开,国库的银子还不蹭蹭蹭往上涨。

有了银子,就能赚更多的银子,看谁还说他比不上穆正清!

穆歆也去送了洪熙帝最后一程,她以前很看不上这位多疑吝啬的皇帝,空有雄才大略,却总为皇权和长生的欲望让道。

后来走遍大江南北,接触过形形色色未开化的百姓和根深蒂固的乡绅,才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代,要管好这么大一个国,都不容易。

虽然在文岳霖的上辈子,洪熙帝的刚愎自用最终酿成大祸,早些年还是有些功绩的。

“陪我一起去看望母后吧。”褚承泽站在穆歆身侧,伸出手,“让她开心一下。”

穆歆握住修长白皙的手,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调侃道:“真不怕把人气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