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远见

作者:吹个大气球9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要就对了……

所以总而言之,学术院讲课速度快的传统,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利益妥协的最终产物。

所有方面,全都达成了在统治者看来,最完美的平衡。

只是相比起其他老师,朱星峰讲课的速度,还要在那个强度上,更快上几分。

没办法,这就是天才的授课方式……

很多在普通人看来需要稍微思考一下的专业概念,在朱星峰这种天才面前,差不多就是“我草,这特么不是明摆着的吗?这还用想?”的程度。

面对这样的老师,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都是崩溃的。

可往往越是这样的老师,学术院就越是珍惜,反倒更不会干涉他们的教学。

这些年来,因为频繁被个别好些的学生投诉,朱星峰已经不再教学术院的学生了,只专门搞临床和科研,顺便带一两个基础特别扎实、能吃苦、能挨骂、智商高的研习生。

——所谓研习生,就是学术院毕业后,再多增加一年的专业课时。

完成课时后,就能拿到目前世界上所承认的,最高一级的研习生凭证。

只是这玩意儿着实不好考,录取率只有1%,是真正意义上的,只要天才。

大人物家的孩子,鲜少有拿到这种凭证的。

只不过最近两年,个别地方开始有点蠢蠢欲动,有人提出要搞“艺术类研习生”,而另一部分人则强烈反对。目前在赵九州看不见的地方,双方博弈得相当厉害。哪怕在西北州大乱的那些天,不少论坛上的人,也没停下对“综合审美素质全面提升必要性”的议论。

“下一章……”

不到一个小时,朱星峰一口气讲完了妇科解剖的大概内容。

然后转头看看赵九州,发现赵九州目光平静,还以为赵九州走神了,一下子没憋住,从业习惯使然地脱口而出:“没听明白吗?”

“明白啊。”赵九州站起来,走到投影前,拿过朱星峰手里的激光笔,就开始从头往后背。

这个部位叫啥啥啥,结构特征是什么样的,解剖功能如何如何,容易发生什么样的病变,处理的时候应该怎么弄,语速同样飞快。

朱星峰越听越惊,看着赵九州口沫横飞,心说卧尼玛天才啊!

“哇,他不会真的想亲手给我们接生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