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番,陕西那边粮食价格暴跌,也亏得这小子捣鼓出啤酒这玩意,因此大批收购粮食,稳固了价格。
若不然,陕西那边粮食卖不上价,注定会民不聊生。
“听说你们两个小学之间还有一场比试?”
弘治皇帝随口道:“准备的如何了,可有几分把握?”
宁远苦笑,缓缓摇头道:“这事……也不好说。”
到底行不行,比试过后才知道。
百善小学这边,相较于东林小学的诸多生员,本身根基不行。
说直白些,东林小学那边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尚未入学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而百善小学这边则是一穷二白。
在这等情况下,就算对方让三十分,百善小学也未必能得胜。
当然,话说回来,结果如何,也是要比过之后才知道的。
百善小学这边根基不行,就算输了也不碍事。
而若东林小学输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朕希望你们能赢!”
弘治皇帝低声道:“科举改制很难推行,若你们输了,此事将遥遥无期。”
百善小学那二百学生,看似无关紧要,却是这大明的一把火。
一旦燃起来,将会对科举制以及传统的户籍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
要知道,百善小学的学生都是什么人?
贫民子弟,商人、匠人之后。
若这些人学的好了,那么,传统的科举制,还有什么优势呢?
不多时,宁远返回百善小学。
境况依旧,只有两位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