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先解决大华北方地区,把草原掌控在大华王朝手中。
北方地区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和矿产,收益很大。
大华又占据绝对的武力优势,苏河有信心尽快解决北方地区。
石溪带着苏河一行人参观天津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逐鹿天下】【】
这里是专门的货运码头,有着大量的蒸汽起重机。
苏河询问道:“漕运改为海运,情况怎么样?”
京城附近的粮食,在风调雨顺的时候,都养活不了京城的人口,更何况是小冰河时代天灾频发的时候。
必须要从外地调粮,水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又有着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作为大动脉,形成了从东南地区向京城运输粮食的漕运。
近百万人依靠着漕运存活。
明朝末期很多开明的官员,已经发现漕运消耗太高,远不如海运。
但那时的大明,根本承受不起百万漕运从业者造反的代价。
大华成立之后,不再禁海,并大力发展海洋贸易。
海运取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已经是所有官员的共识。
粮食通过海运调派依然叫漕运,却已经不是专指大运河运输粮草。
之前的漕运相关人员,都分配土地,或是由工厂吸纳。
大华王朝掌握着绝对的武力,也不怕这些乌合之众造反。
石溪听到苏河的问话,他立刻回答道:“陛下,海运运输量巨大,一艘大海船可以运输几千吨到上万吨粮食。
路上的损耗,那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