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个大臣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同知院事上前磕头:“臣以为,那些证据尚未查清真伪,不应据此认定李大将军之罪。
况且,李大将军的为人众所周知,绝不可能作出通敌叛国之事!”
立刻有人站出来,表示支持。
“同知院事所言,臣不敢苟同。”礼部尚书辩驳道:“或许李谚正是想着,烧毁了辩不得真伪之故,才有放火这一着。”
“李大将军正在宫内关着,如何能放火?”同知院事怒道:“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吏部尚书如此激动,莫非这火是你放的?”礼部尚书冷笑着反问。
“你这是强词夺理……”同知院事指着他,便要骂。
“好了!”乾元帝出言,打断了他的话。
“请陛下明查!”
中间跪着的人齐声开口。
乾元帝顿了顿,看向赵晢:“太子怎么看?”
赵晢行到大殿中央,行了一礼:“请父皇恕儿臣欺君之罪。”
“哦?”乾元帝不解:“你何罪之有?”
“因之前父皇说李谚之事,押后再办。”赵晢语气清冷淡漠:“儿臣以为李谚之事,事关重大,只恐证据出了差错,便先交了假的证据给父皇。”
“这……”
一众大臣闻言面面相觑。
赵旬更是禁不住变了脸色。
倘若赵晢说的是真的,那他之前那一通岂不是白忙活了?
“太子倒是有心了。”乾元帝环顾了众人一眼:“朕赦你无罪,那真的证据在何处?”
“自李谚书房搜出来的书信、摆件,儿臣都已经派人搬进宫中了。”赵晢不疾不徐道:“今日众臣都在,儿臣想请父皇与诸位一起甄别,这些证据到底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