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总没有人再说什么废话了吧?
加上那些藩王们已经很长时间不受人待见了,基本上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们见了,也就是碍于对方的身份,意思意思,但都清楚这些藩王们没有任何的实权。
如今这位即将成为皇帝的太孙,能以如此低的姿态,请他们这些叔叔们进京帮他坐镇天下,对于这些藩王们而言,这就是信任和脸面啊。
他们也都在这件事上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果不出意外,这些人肯定会站在朱瞻基这边。
想到这里,那院子中坐着的朱棣和朱高炽二人,便立马明白了朱瞻基这小子之所以这么做,还要将皇上驾崩的消息公之于众的目的。
他要先取大义!
站在情理、大义之上。
就好像那东汉末年,所有人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在这大义之上站住脚。
有了大义,那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义的,光明正大的。
代表了整个朝廷,整个大明朝。
如此一来,天下的官员、士族、百姓,在两者之间都会选择认可站在大义大势之上的人。
想着这些,那朱棣和朱高炽不禁为自家那小子而感到惊叹。
这小子的心思,还真是有些厉害啊......
按照情报当中,这些事情,可无人对他讲过,也无人指点过什么。
都是这小子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在刚刚知晓了目前处境后,便立马想到的办法。
以这样一篇看似自省悔悟的信件,便得到了天下藩王们的认可,相比之下,在这位认可、尊敬、信任他们的大侄子朱瞻基和那向来蛮横的汉王赵王之间选择,该选谁,还用想吗?
况且,如今这位大侄子太孙朱瞻基,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孙。
是继皇帝、太子之后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于情于理,他们也只有这么一个选择。
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那小子年纪轻轻,是怎么会有这般老成的心思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