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沈清终于明白过来,对于许家而言,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重回京城当然得有面子,否则岂不让京城那些故旧看了笑话?
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么说,无论许子明同不同行,书院的大部分学子还是在预定的日期,一个不落地出发前往京城。
既然和书院申请了跟队,一路上沈清也没闲着,不但要时不时在路上抓紧把一些知识,往学生们脑子里塞。
吃住方面尤其需要注意。
由于书院经费有限,自然吃不了什么好东西。
其实在沈清看来,一路上客栈提供的饭菜虽谈不上好吃,但也都中规中矩。
但她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她吃过的东西很多,几乎不大挑嘴。
无论是咸的辣的甜的,都能吃上几口。
也许是遗传,哪怕是青州土生土长的张秀娥,也没什么不能吃的。
但部分青州本地的学子就不一样了。
青州这一带大部分地方的口味其实是偏清淡的。
学子们一路往北,青州北边那几个州的百姓嗜辣,哪怕已经不放辣椒,可人家的锅都是辣的,炒出来的青菜都带着微辣。
一部分学子肠胃较弱,吃多了辣的要么开始拉肚子,要么开始上火便秘。
等到了又往东边走,又碰到了重盐和嗜甜的地方。
咸味重还好,至少能放在清水里过一过。
甜味重就不一样了,有一部分人尝了甜口的红烧肉,直接吃不下饭。
“唉,瞧瞧这可怜劲儿,到底是去赶考的还是去渡劫的?”常鸿都看不下去了,对着沈清直摇头。
其余先生也没办法,只能让这部分身体不适的学子适应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