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演说神道,革本清源

作者:江天寥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基于此,他在《答永乐皇帝》诗中说:“长生之诀诀如何?道充德盛即良图。节欲澄心澹神虑,神仙哪有异功夫。”

他不光提倡道德,更是认为修道之人应当立言立业,用自身去实践清静无为之道,再将自身实践修道之经验指点他人,这是天道使然。

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炼己于尘俗,积铅于市廛”。

张执象将他的理念发展,并创立“回光”一境,可以说深得他心,故而三丰祖师会在夷州出手,并对张执象倾囊相授,教授大道。

而且。

张执象与一般的弟子不同,有些弟子有济世之心,却无济世之才,或者说绝大多数道人都是如此,毕竟修行首先要一个静字,大多数人只觉得尘世喧嚣。

便有意入世,却是嘴笨口拙,纵是能说会算的,也没有那份理政的才能,更何况是济世之才。

张执象不同。

他不仅仅是个道士,他还师从王阳明、姚广孝。

文明之说,振聋发聩。

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是儒家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也几乎完成。

依照张执象的成就,按旧时的标准,已经可以称圣了。

三丰祖师并不担忧张执象能否主持好这场长生革命,但昨夜张执象阳神出窍,天竺那边又亮起一道神光,这让三丰祖师挺在意的。

“许海的变化,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祖师看出来了?事情是这样的……”

张执象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将跟许海的赌局说出,三丰祖师听罢神情有些复杂,说道:“真让他成了气候,即便是华夏,难保不会有人信他。”

张执象道:“总不会有人真把他当上帝,信他无非是想要他办事而已。”

华夏人信神,基本上是有求于神。

与其说信,不如说是交易。

三丰祖师自然知道华夏人的信仰特性,他关心的神道的改变:“圣人以神道设教,在张天师创立道教以前,因为华夏文明的融合问题,各部族的神话杂糅,祭祀不等。”

“即便有教以来,神话体系依旧混淆不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