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两边,又各自一套说法。”
“在许海成势以前,你不如先将神道整理一翻?”
在夷州听张执象论述过神道,三丰祖师知道张执象是能够解释神道演变的,但这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说法,从而辩证真假,不让许海成气候以后,用那种野蛮的教派来卷席真正的教派。
圣人以神道设教,无论是儒释道任何一家,都是对道有完整的叙述的。
从学问到修行到与尘世的关系,都有一套自恰的理论体系。
而神教没有。
无论是耶教还是拜上帝教,他们的核心就只有一个“因信称义”,也不对,耶教的天主教、东正教除了信仰外,还要强调善行功德。
耶教的东西分裂发生在11世纪,没有理念上的区别,只有地理区别。
而新教不同。
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其理念是完全不需要善行功德,任何人,只要信奉主才能获得救赎,不信就不会被救赎,再给人钉上一个“生来就有原罪”。
反正就是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完全没有思想上的道,更遑论用以教化人心,推动文明发展了。
张执象明白三丰祖师的意思,他略微思考一下,便说道:“这个简单,神话是历史记录的夸张手法,神道是人道的伟力。”
“故而,神话需以历史为基准,历史优先于神话,便能够将神话体系整理清楚了。”
“这一点其他国家做不到,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相比于其他文明只有神话传说,而无相关历史记录的情况,华夏这边哪怕是上古史,也是有迹可循的。
如《汤问》当中的愚公移山。
愚公者,大禹也。
汤问记载的是商汤和夏革的问答,商汤推翻夏朝以后,夏人便分作了三支,一支随着夏桀迁徙到南巢这个流放的地方,一支留在中原,一支北迁成为了匈奴王族。
正因为匈奴和夏的渊源,才会导致后面诗经中记载“猃狁之故”。
猃狁也就是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