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不得什么蓬荜。”
张执象笑着评点,傅有余挠头笑道:“历来有文士出游,最早也只是在家中招待,农家民居,总是待客不周的,后来就想着弄个小院,浑作酒楼。”
“但却有诸多不足,常有雅客斧正。”
“便逐一改正,十年光景,方才有这小楼竹林。”
张执象了然点头:“老丈有心了,想必来游玩就餐的旅客不少。”
傅有余腼腆道:“也还好,如今三四月,正是踏春时节,大抵每天都能碰到客人的,除此之外,或许要十天半个月才招待一次。”
“但所幸客人出游,多是聚众。”
“故而买卖尚可。”
张执象闻言微微点头,却不认为只是买卖尚可,如果是正经酒楼,人们去吃饭,是多少银子,那便是多少。
似这等踏青出游的,多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出手多是阔绰。
雅韵对了,玩得舒坦了。
恩赏可不会少。
一年百八十两银子的赚头,总是有的,看傅有余舍得下功夫捯饬这小院子,就知道他是个经营有方的。
“傅老丈尚有此处酒馆可以依凭,其他村民生活如何?”
张执象吃了颗花生,看似随意的问道。
傅有余人老成精,顿时抖擞了一下,暗道这贵人怕不是来体察民情的……
整理了一下,说道:“岛上有157户,其中村民86户,船家71户,就,贵客过江的时候应该看到过,江中有许多乌篷船,那些渔户都是住在船上的,生计全靠打渔。”
“他们在岸上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子。”
“只是偶尔来换些米粮用具。”
“当然,村子里的村民也会打渔钓鱼,并不缺鱼吃,所以渔户们的鱼大多卖给鱼贩子运到城里去,然后他们才拿钱买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些东西。”
“这岛上,也就我这小酒馆能够收些鱼获,帮衬不了他们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