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荫恩一世

作者:微雨话西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事情自然也就这么定下了,贾政也没有在东府多留,西府那边的各家来客也需要有人招待。

荣国府,南大厅内,贾瑛与众人寒暄一番,随后便说起了今日的主题,东府只是没了一个儿媳妇儿,又不是府里嫡系男嗣殁了,眼下丧棚还没有搭起来,各家就匆匆忙忙的来吊唁,来的还都是各府的主事人。

当然不是只为了吊丧而来,上次贾瑛就因辽东之事与各家闹得有些不大愉快,只有四家公府给了他一个面子,保持了中立。今日,六个公府的主事人都来了,包括候效康和陈文瑞,还有一些侯府伯府主事人。

“方才柳世伯说起了昨日的事情,世兄此次平叛,本是大功一件,为何要行此险事。”水溶虽然辈分小,但这里他位最尊,是以便由他开了个头。

贾瑛看向堂内众人说道:“辽东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次算是彻底暴露了出来,就是再想瞒着什么也瞒不住了。诸位觉得,朝廷会就此揭过不提吗?”

柳芳点点头说道:“朝堂上早有传闻,说内阁对于咱们这些人家置地隐丁早有不满,如今政改告一段落,傅东来和叶百川二人似乎有心重整军制,诸位涉及到军中的事情,关系到的可不是一家两家,这可是咱们立身的根本,昨日严华松的奏折到京了,说是岑平南已经在赶往京城的路上,听叶百川的意思,似乎有意保举他为辽东总兵。”

“山西二镇,自大同事变之后,就已经被朝廷收了回去,派了一个肃忠王过去,军中将领自把总往上的,全都换了一茬儿,如今又轮到辽东了。”

当初蓝田玉被夺了西军大营的指挥大权,但好在接替之人是王子腾,肉烂到了自家锅里,众人自不会说什么。

可如今却不同了,朝廷在九边的钉子已经成势了,勋贵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虽说开朝之后,太祖便定下“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可自太祖后,历三朝皇帝都有新的勋贵诞生,除了高祖末年宣隆早期的那一批宣隆勋贵是一个例外,其他获封之人多数也都出自开国一系,有贾瑛这种自家后辈,也有曾经出色的麾下将领。

这种勋贵内部的新老交替,并不影响各家的生存空间,不管是哪家得势,总少不了要对其他各家照拂一二的,这是维持开国一系的利益核心。而能够完成这种新老交替,就是因为九边在勋贵的掌握之中,想立功,那也得有机会,而这种机会只掌握在各家手中,这是一种政治性的垄断。

为何宣隆勋贵会成为开国一脉的生死大敌,被几家联合起来踩了又踩,至今都不肯罢手言和,就是因为对方走的不是自家提供的路子。

眼下山西二镇已经让渡了出去,辽东镇如果再落入外人之手,那勋贵的势力可就只能龟缩到西北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吃沙灌风了。

有人说还有宣府蓟州,还有远在南疆的南安王。

做任何事情都有个底线,宣府就是各家要紧守的底线,身为京师面向北面的门户,就如同山海关守将一般,只能是有皇帝掌握。

而南疆离着京中太远,再者与九边相比,南疆的重要性还是要次一等的。就说岑平南,从南安王南下入滇时就已经跟着了,社稷之功并不少,可直到平叛湖广之后,为了分王子腾之功,这才被朝廷赏了一个不轻不重的不可世袭的伯爵。

这要是换在九边,荫恩一代总不是什么问题的。

“决不能让辽东落入外人手中。”有人开口说道。

“贤侄,此次平叛你才是首功,若你要争,咱们大伙儿举双手支持,也不怕朝廷不让步。”有人看向贾瑛说道。

只是贾瑛对于未来早已有了自己打算,辽东那种地方,不能说不重要,但于贾瑛而言,根基还是太过薄弱了,没有数十年的京营,想要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只怕难。

而且,他与皇帝已经达成了一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