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么,陈修远小朋友嘚瑟完了自己的收入,终于支撑不住,捏着一摞钱,躺在自家娘亲怀里半梦半醒了。
一宿无话,翌日一大早,天才蒙蒙亮,苏家人都起床了。
按照当地的规矩,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长面。
取日子长长久久的好意头。
长面其实就是手擀面的一种,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
长面的制作因为需要精白面、鸡蛋、肉臊子等,在这个年代算是奢侈食品。
条件好点儿的人家,过年能吃上几顿。
条件差点儿的,也就只有大年初一早上能吃一顿。
既然是手擀面,就讲究一个筋道,对制作者的手艺要求十分高。
从和面开始制作者每一步都要拿捏得十分准确到位,才能制作出真正的优质面条。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面时候的冷热环境,都会影响到面条的口感。
苏奶奶无疑是十里八村最会制作长面的老手。
水需要加多少,碱需要放多少,从来不会出错。
就是揣面的力道,揉面的时间,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且还能根据季节的不同及时做出调整。
总之,苏奶奶每一次都能做到完美。
端出一大盆的白面,苏奶奶开始温水和面,
很快,一大团软硬适中,光滑不沾手的面团出现在了大瓷盆里。
苏奶奶将这一团面醒上,接着和第二盆的面。
“这要是放在以前,哪里敢拿出这么多的白面。”
苏家人口多,吃一顿要好多白面,条件不好的那几年,只敢少少做一点,家里一人一碗,就是那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