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尽诛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作者:执笔见春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加上打造英雄人设,什么舍己报国,为兄弟挡刀,独上草原,杀敌千里。

这些的小故事不断产生,日积月累下,对于民心有很大塑造的效果。

可不要小看这些英雄人设,站在上位者的角度,这英雄人设的产生的影响力,对于百姓的影响,尤其是青壮年,非常巨大。

那些身上有着一把子力气,想要搏出个未来,有想法的。

从军,成为大明的英雄,就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起初还不是很在意,但是听着听着,就越发认真了起来。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蒙元的溃散,和他们对汉人的暴虐,还有不断压制的愤怒,有着离不开的干系。

朱元璋曾经打着重开日月大宋天的名义,也是号召天下百姓的跟从。

从大孙这里,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那就是以邸报为引,大面积操控天下舆论,或者说:民心。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朱元璋自然非常清楚。

也就是为什么他要定下儒家思想为主流,大力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不仅仅是在形式制度上,包括思想,也非常的重要。

目前大明的四书五经,儒家思想,很多都是经过朱元璋的亲自修订,像是什么民为贵,君为轻的,早就被移除了。

在科举考试的内容限定死了的情况下,读书考科举就是主动去迎合思想统一,不去迎合,就一辈子做人下人吧。

相对的,所有的官学、私学,全部也都只教授儒家的“四书五经”。

这就是八股取士带来的效果。

朱英另辟的科举之路,其实在原则上,也没有撼动八股取士。

因为朱英给予的,主要是以吏为主,以生活,技艺为主。

俸禄丰厚,但没什么权力可言,真正从官,还是得去学目前正统儒家学说。

而朱元璋意识到,现在大孙所提出的低廉邸报,就是从更加深入化的角度,去控制整个大明百姓的思想。

不仅仅针对于读书人,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