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黑龙江官员上报有淮海公司的人也在黑龙江流域活动。
这个并没有引起清廷太大的重视,每年都有人不顾朝廷的禁令跑到黑龙江两岸做生意,卖些生活物资,收一些山货。
不光是淮海公司还有其他的商人也会去黑龙江那边做生意。
要说是董书恒想跑到那里去造反,满朝的文武都是不相信的。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发配重地宁古塔都在还在吉林靠南的位置呢。
黑龙江流域,尤其是黑龙江北岸以及下游的区域,在朝廷看来只不过是野人居住的地区。
就连流放发配罪犯,都不会放到那么远的距离。
要是淮海军真跑到了那里,那么朝廷的人一定会拍手称快。
要是董书恒愿意让出两江之地,去到黑龙江下游,咸丰帝说不定会封他一个渤海王。
给他一片没用的土地,让他去跟那些俄国人死磕难道不香吗?
不是董叔恒看不起满清这帮子人,他们的认识也就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了。
不然也不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俄国人不废一枪一弹就划去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汝弃之如敝履,吾视之如珍宝!
老祖宗留在的土地,哪怕是一块寸草不生的沙漠,哪怕是孤悬海外的一块礁盘,哪怕是终年冰月的雪域,那也是瑰宝一般的存在。
想到这里,董书恒在回复的电报上写上:“寇可来,吾亦可往。”
当然,命令不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这一仗结束之后,至少短时间内远东以及黑龙江流域可以安定下来了。
加上清廷的战略收缩,淮海军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黑龙江流域。
对于整个黑龙江流域,董书恒准备划分为两个军区来管理。
从乌苏里江向东,南到海参崴,北至马加丹、勘察加半岛,直到北极。董书恒将其划为远东军区,由林威担任军区司令。
军区的驻地就在庙街,这里将建成庙街市,会有军政府派遣官员管理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