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匠师受不了压迫,逃掉外地准备跳到私窑去做。
可是呢,第二天就被人打断了双手。从此大家只能饮泣吞声。
后来太平军打来了,战斗破坏了很多瓷窑,太平军占领了这里以后,派人来管理瓷窑。
但是商路被断,瓷窑做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唐焘这样的匠师也只能拿着太平军给的配给渡人,吃糠咽菜。
几年的苦日子过下来,唐焘觉得自己的子孙还不如去种地呢!
像自己这样学了一辈子手艺,花费家中那么多的资源,不也是过成这样普通百姓的生活吗?
正好太平军治下,没人管他是不是匠籍。
正当唐焘准备撂挑子不干的时候,淮海军又赶走了太平军,占领了景德镇。
一年的时间唐焘换了三任东家。
唐焘不了解淮海军,但是他知道淮海公司,因为淮海公司是景德镇陶瓷的大买家。
淮海公司之所以是大买家,因为他们把持着上海的出口贸易。
所以唐焘决定留下来再看看。
果不其然淮海军占领这里之后,就派人来接收官窑。
淮海军派过来的管事是淮海公司的一名管事,此人名叫蒋光藻。
蒋光藻以前就是负责同景德镇的瓷器贸易,跟这里的大小管事都很熟悉,甚至是唐焘这样的匠师,他都认识。
官窑这边的人也都认识此人。
蒋光藻一进驻官窑就将拖欠了大家半年多的工钱结了。
就这一件事情就让大家心悦诚服。
好听的话,这些手艺人听不懂。大家只是靠着手艺赚钱吃饭的,因为工匠没有田地,只能够靠着薪响养家糊口。
当大家拿到了白花花的银元时,心中才安定了下来。
唐焘也打消了出走的念头。唐焘觉得以自己的手艺在哪里都能够混上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