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二章 大会上的小人物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蒋光藻接收官窑之后,将其改制为公司,原本的工坊管理模式也随之改变。

按照原来的工序,所有人被分为一个个车间或者工组。练泥、拉胚、印胚、利胚、晒胚、刻花、施釉、烧窑,每道工序都有一个组长或者是车间主任来负责。

唐焘本来刻花、施釉都要自己做,现在他被安排负责施釉车间,顾名思义,这个车间只负责这一个环节。

施釉的活对匠人的画工和书法造诣的要求很高,个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瓷器的品质。

唐焘在这一块家学渊源,功底深厚。蒋光藻也知道他在官窑中擅长这一块。

所以,唐焘才被任命为车间主任。

他的薪水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他再也不想走了,因为他的薪水足够全家吃饱喝足。

不过对于这种分工明细的管理模式大家还是心存疑虑的。

直到公司给普通的匠人们制定了计件工资制度,瓷器的产量越来越高,唐焘才发现这种生产模式的妙处。

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按照淮海公司的模式,给匠师还有普通工匠进行定级。

唐焘被定为了大匠师,据说品级相当于知县老爷。唐焘的待遇再次提高。

活了四十几个春秋,唐焘从来没有感到做一个匠师还有那样的荣耀。

而且淮海军废除了以前的匠籍,唐焘的子孙可以跟普通人一样读书、买地。

这些变化都让公司的工人、匠师感到欣喜。

就在最近,军政度在景德镇成立了一个瓷器学校。

唐焘被聘为教习,专门教授刻花、施釉。唐焘再次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成了教书育人的先生。当然公司的车间主任,他依然兼任。

只不过他不再做那些流水线上的产品。

公司为他成了一个工作室,配备了专门的助手。

他工作室出产的产品可以印上他个人的标签,他的每一件瓷器作品都当作艺术品去营销。

当然他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去精细制作。

景德镇陶瓷公司也要打造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