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者:寸人止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只是一瞬间的反应,看来球,调整身姿,准备扣球。

如果你要问李峰从进入体校到省队集训,从想改变增加些灵巧机变到无果之后,他最大的成长感受是什么?

那他应该会告诉你,最大的成长就是他学会了在空中去抓球的感觉。

捕捉球的轨迹,看球来,接着扬臂、曲肘,再挥臂,李峰在空中的身姿和力量尽显。

如果仔细看,感觉也比较敏锐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扬臂前挥时,他有个手肘屈伸度调整的动作。

不过,整体的的调整痕迹不大。

蒋立就看见了。

他传出球以后,视线始终没离开过球去的方向。

直到看到李峰的动作,再根据球的运行,作为一名攻手,他瞬间就领会到了。

他心里多少有些讪讪然。

刚刚传球时的那种一切尽在我手的十足满足感瞬间就少了大半,不过,也还可以了。

至少能打的不错,相信李峰能打的好!

他的相信没错,李峰的扣球除了调整后,发力稍微别扭一点,很难再做些精细的变化外,其他没什么影响。

而且,李峰本身就不是一个会多少临机变化的人,他练了那么久也是效果寥寥。

说起来有些悖论,能观察球调整出手姿势和动作,怎么就不能临机根据自己和对方的情况做些调整呢。

无非同样是观察、判断以及做出动作的过程罢了。

可说到底,还是一个反应到协调的问题,也是留给你反应到动作的时间问题。

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极短的时间,通常都不可能有超过1秒。

很多体育项目中都有这样需要反应的东西。

随着体育越来越深入,科学技术和体育不断的接轨融合,现在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层出不穷,很多训练所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不是没有后天训练反应的训练项目。

可有些时候,真的需要些天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