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场上,横向传球,不管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就算最大的距离,按照一般不传特别慢的那种,他所要用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秒。
因此,留给你判断加做出动作的时间也只有这不到1秒。
当然,默契和配合巧妙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
比如李峰和蒋立这一次,就是提前做出的动作,一般打的巧妙的快攻都是提前做出动作的,考验的是技术和默契。
其在反应判断素质上的要求并不那么高,但临机一下呢?那就不是这些了。
在球到来,看对方防守,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最合适的处理球决定,再到付诸行动,这是攻手一次进攻的全过程。
而这一整串的过程,就只在球来到,你出手的短短时间之内。
反应跟不上意识,脑子跟不上反应,动作又跟不上脑子,这就是普通和优秀,优秀和顶尖之间最大的差距所在。
这也就是灵性这一点上的天赋所在。
是否有极限,极限在哪儿,或许人们都说不清楚,人定胜天是一种说法,相信努力就有收获也是正确的对待方式。
体育竞技的极限本就是一次次的被打破的。
然而,现实一点说,难道不可以是,那些个人打破极限,项目打破极限的发生,其本身就没有达到极限?
所有训练和比赛的极限推进,是不是就是在一次次的走向你本该有的极限。
甚至包括一些训练和技战术的规范引导,是不是同样在探查着你的极限?
场边,
随着李峰这一次扣球不出他所预料的杀透了网前,干脆的拿分后,卢林从教练椅上重新站到了场边。
比分已经是24:17,胜利在望,但他之所以站回来,可不是为了迎接胜利,迎接比赛结束的。
一个球的过程,林幕的快反应、高难度救球,蒋立的不擅长,但依然算不错的传球,李峰的勉励调整配合扣球,把很多东西都更一步清晰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关于天赋和极限,以及战术和天赋之间的问题,再次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场上攻击犀利、强势,防守也同样优秀的林幕,无疑是有天赋的那一类,他的极限在哪儿,不好说,在身体素质没到一定程度之前,至少他现在还看不到极限。
而蒋立,这个小孩,无疑也有天赋,可能不会像林幕这般能全面发展,但基本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