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u17比赛,不是特别严密的接发球阵容,林幕的发球得分成功率一直很高。
比分变成了8:6,双方交换场地。
交换场地后的再一次发球,东山昌邑队终于靠着精准的判断和出色的移动接起了发球。
林幕也不在意,再好的发球也不可能一直成功。
决定成功与否的,看自身的发球,也看对方的意识,同样也要看一点点运气。
打到第五局,其实双方对对手的发球手已经都很熟悉了。
所以,没出现体力上或者其他方面的意外,两方在接发球的成功率上都高。
就连林幕的发球,在他没特意打多变化的发球时,也同样很难做到连续得分。
林幕也知道,但他之前已经考虑好了,也没打算打太多变化,现在的局势不是要在发球上去争夺的时候了。
一是体力问题和变化球的把握问题,二就是,蓬蠡队现在需要打的是王道排球。从战术、技术和气势上去压倒对手。
因此,他按照正常的大力跳发来发,对方的判断十分准,在他出手发球的一瞬就判断对了正确方向,依靠着强劲的身体素质,把他的大力跳发接了起来。
接着,不算到位的接发球一传,很简单直接的二传和攻手配合,前排球员完成扣球,罗一鸣的拦网水平以及配合队友拦网的水平终究差了一些。
他和蒋立配合的双人拦网未能凑效,球被对方的攻手打了个网前穿越,直接钉在了球场中区的地板上。
强攻得分,8:7,双方的比分再次变成只相差一分。
第五局开始之后,双方的比分始终就在如此局面下依次上升。
换轮换发,林幕轮转到5号位,此时场上的阵型是前排李峰、韩晨、蒋立,后排温霄卿、林幕、罗一鸣。
接发球站位,暂停后的第一次接发球站位。
或许细心点的人就能看的出来,蓬蠡队的接发球站位,林幕变的比之前更隐藏了些。
后排的罗一鸣和温霄卿,包括前排的蒋立、韩晨,除了李峰离的稍远些,其他人都隐隐的把林幕围在了中间。
暂停时李教练的交待已经在接发球站位中落到了实处。
尽量给林幕释放保护和接发球的任务,让林幕能节约消耗,更多的投入到组织和进攻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