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登台发言时,下面各色人等感慨万千。
一个小贩羡慕道:“那些人死的倒也风光,没白活一场。”
旁边人附和道:“可不是么!刘拐子五十多岁的人了,佃户干不成,给刘家扛长工都不要,还能活几年?就跟着出去推一回车,这下给家里赚到二十两银子。你看看!”
“闹不懂革命军怎么想得,不就是一条烂命吗?能值这么多?”
又一个人开口:“马的!早知道短毛老爷这么大方,那天我也出去打了。”
“嗬!你不怕死啊?”
“刘拐子死了?我腿脚灵便的很,随便糊弄一下假装蹭破皮就能白得三十两,上哪去占这么好的便宜?!”
“……”
话说县里首富死掉时都没做这么大场面,老百姓围观了和尚念经,又听了一顿吹拉弹唱,最后压轴的几家戏班子轮番登场。
原本悲痛的葬礼,摇身一变成为歌舞盛会。
围观群众不时爆发出喝彩声。
李自成对效果挺满意。
丧事这玩意儿名义上是给死人办的,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给活人看——收买人心虽然难听,但差不多就这意思。
虽说一死百了,但是小喽啰们知道死后会有一大笔抚恤,还能被隆重安葬,他们面对死亡时或许能坦然一些,勇敢一些。
不妥之处是这回李自成一冲动,给的抚恤太多。下次要打脸了。
做完表面工作,后面抬棺去公墓的事李自成就懒得掺和了。当然,不能说大统领不重视,那些棺材每个都是三十二人抬,风光大葬。顺便让稷山人出个劳力挣点辛苦钱。
李自成还要继续笼络活人。
表彰会开起来,功臣们披红挂彩,跨马游街。
李自成又跑去慰问一番伤兵。
蒙古大夫们看到大统领来了,赶紧上前请教外科手术技能。
真是一群庸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