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丧事喜办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大夫翻开书,跟查字典似的开始找方子。

“查到了,好几十个方子呢,随便来个吧。得,就选这个了,你回家试试。不好的话,下次来再给你换一个药方。”

这跟谋财害命有什么分别?

当然话又说回来,一种方法治死了就换另一种方法,总有一个运气好的被救活。于是救他时用的方子会被记录下来,医学就这样一点点进步了。

大概这就叫经验科学。

到了明代,医事制度主要分为朝廷的医药机构、宫廷医事制度、地方的医事制度和民间医学团体四个部分组成。

比如每个县均设专职医官,万历中他们从未入流改为从九品。县设训科1人,负责辖区的医药卫生。绝大多数都是世袭职位。

朝廷的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但据绍兴府大医家张介宾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

为啥失传就不清楚了。祝由且不说,按摩还是很有用的。

李时珍于三十多年前编著的《本草纲目》非常有名,但里面也收录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比如说——

蛇咬:男子某毛,以口含二十条咽汁,令毒不入腹;

小儿霍乱:用白狗屎一丸,绞汁服之;

金疮血出不止:饮人尿五升。

孕妇吃兔肉会让孩子嘴唇不全;吃驴肉容易难产;吃鳖生孩子脖子短;吃雀肉生孩子会不知羞耻;吃泥鳅容易流产等等。

还有木乃伊被叫做“蜜人”,称不管受到任何外伤,只要吃一块“蜜人”肉,就会迅速痊愈。而当时的欧洲确实流行过从阿拉博人手里买来木乃伊作为药材服用。

不光是李时珍,就连唐代孙思邈也记:把一条弓弦绑在孕妇左臂,绑足一百天,能转女为男。

都是反智的东西,瞎扯淡!

搞不懂这种没疗效的玩意儿为什么会传承下来。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咱从头水一水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