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一思想犯水文不看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贽到底干了啥?

他后来的思想应该和自家环境有关。

元朝时泉州是第一大外贸港,李家祖上“航吴泛越,为泉巨商”。

明初海禁,李家逐渐衰落。到李贽爷爷一代,成了仅能糊口的小商人。

若是代代穷苦反而让人心安理得,但是祖上阔过,那心里就难受了。

于是,他爷爷做了决定,要让子孙后代读书,做官!

李贽他爹便放下算盘拿起书本。虽然没能出仕,但也成为一名光荣的私塾先生。

李贽出生时,王阳明却即将走向人生终点。或许冥冥之中有种薪火相传的宿命。

李贽在十二岁时写了篇《老农老圃论》,炸裂十里八乡。

老农老圃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

李贽对孔子的看法是:吾时已知樊迟之问。在荷蓧丈人间,然而上大人丘已不忍也。3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要知道孔子可是连皇帝都要顶礼膜拜的圣人,而李贽小学没毕业就敢出言不逊。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后来李贽读书越多,心里越痛苦。

怎么我对经书的理解总是“不能契朱夫子深心?”4明科举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可是不读书又没出路,忍吧。

二十六岁那年,他中举了,但也没咋高兴。“此直戏耳!”

又当了官,却因自己所思所想与众不同,处处不得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